塍南塍北秋草黄,溪前溪后秋虫凉。
野棠留艳绚春色,丛桂著花摇古香。
薜荔墙低间修竹,时有书声出茅屋。
枕流三尺眠小桥,照水间鸥白于玉。
置身如在西湖间,只愁绕郭无青山。
高槐大柳老松树,缭绕屈曲成烟鬟。
长风吹凉沁诗骨,树顶苍茫一峰立。
为问山从何处来,天遣奇云插空碧。
塍南塍北秋草黄,溪前溪后秋虫凉。
野棠留艳绚春色,丛桂著花摇古香。
薜荔墙低间修竹,时有书声出茅屋。
枕流三尺眠小桥,照水间鸥白于玉。
置身如在西湖间,只愁绕郭无青山。
高槐大柳老松树,缭绕屈曲成烟鬟。
长风吹凉沁诗骨,树顶苍茫一峰立。
为问山从何处来,天遣奇云插空碧。
这首清代诗人陈裴之的《秋日行田野间即目写之》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宁静画卷。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野上金黄的秋草,溪边清凉的秋虫鸣叫,以及野棠花开、丛桂飘香的景象,展现出浓郁的秋意和生机。薛荔墙与修竹相映,茅屋内传来读书声,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文化气息。诗人躺在小桥边,欣赏着水中鸥鸟如玉的倒影,仿佛置身于西湖般的美景中。
然而,诗人并未忘却周围的自然景色,他感叹周围没有青山环绕,但通过高槐、大柳和老松树的描绘,以及缭绕曲折的树形,如同女子的发髻,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画面。长风吹过,带来凉意,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远处苍茫的山峰和天际的奇云,更增添了画面的深远和神秘感。
整首诗以秋日田野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赏,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黄河建瓴势,溯舟良独难。
况此春风颠,奔流吼高滩。
蛟龙怒相攫,乌雀戢其翰。
孤帆两岸绝,长空浩漫漫。
所以去复止,端居不敢安。
翻思昨日程,晴霭排青峦。
篷底坐对之,行稳心何宽。
因之得宦道,拙巧同一观。
朝望北邙山,暮行北邙道。
山空不见人,原上多青草。
忆昔当年送葬时,衣冠车马纷纭随。
珠襦玉匣哀不足,歌声薤露何其悲。
一朝京洛风尘改,转眼豪华不相待。
冢畔狐狸昼稳眠,隧前羊虎亦安在。
凄凉往事事已休,生怜万古一荒丘。
青春不随绿树歇,白日空照黄河流。
人生有生会有死,死生聚散亦常尔。
况彼勋名与富贵,直视浮云等流水。
吁嗟乎,吁嗟乎,王侯将相无代无,胡不试看北山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