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览亭三首·其三》
《会览亭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角声呜咽下城头,水国风烟欲暮愁。

远日苦遭层嶂隔,归心欲逐大江流。

渔村积火临沙岸,贾客连樯集市楼。

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钩。

(0)
注释
角声:号角声。
呜咽:低沉哀鸣。
水国:水乡。
欲暮:傍晚。
愁:忧愁。
远日:远方的日光。
苦遭:被重重阻碍。
层嶂:层层山峦。
归心:回家的心愿。
逐:跟随。
渔村:渔村。
积火:篝火。
贾客:商人。
连樯:船只连排。
集市楼:集市上的楼阁。
家山:家乡的山川。
回首:回头。
新月:新升起的月亮。
如钩:像弯月。
翻译
号角声在城头低沉哀鸣,水乡傍晚的雾气弥漫着忧愁。
远方的日光被层层山峦阻隔,回家的心愿随江水东流。
渔村的篝火在沙滩边闪烁,商船连排靠在集市的楼头。
千里之外的家乡山川,每一次回望,新月如钩挂林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緒、怀念家园的情景。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角声呜咽下城头"一句,以城头的鹿角号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通过“呜咽”二字传达了秋风中带来的凄凉和诗人的心绪。

"水国风烟欲暮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水乡风光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迷离,增添了一份哀愁。

"远日苦遭层嶂隔"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阻隔,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与寂寞。诗人心中的家园似乎被高山重岭所隔绝,增添了几分难以触及的神秘感。

"归心欲逐大江流"中,“归心”二字透露了诗人的深切愿望,而“大江流”则象征着通往故土的道路和时间的永恒流转。这里,诗人似乎在追寻那些能够带他回家的记忆。

"渔村积火临沙岸,贾客连樯集市楼"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河岸边的生活图景。渔村的炊烟升腾,与商贾们聚集在市场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捕捉。

"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钩"则是诗人的心灵抒写。当他眺望千里之外的家乡山脉,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而那轮新月,如同一把弯刀,勾勒出夜空的曲线,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美丽与哀愁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和对远方家园的无尽思念。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客闽杂咏

疏斋小阁称天涯,客梦何须更忆家。

夜半酒阑残睡醒,隔帘香送素声花。

(0)

天启宫词八首·其三

保姆天家自不贫,酬劳偏罄累朝珍。

也知汉武非英主,回顾犹劳郭舍人。

(0)

宿香阴斋有怀

彩霞忽散梦悠悠,独拥瑶琴弄碧流。

一夜霜欺青鬓冷,芙蓉零落墓门秋。

(0)

五君咏五首·其二高总宪

吾师子高子,绎圣传宗旨。

研几析毫芒,静坐观无始。

德辉蔼春阳,心境湛秋水。

形解何超然,虚空起灭尔。

(0)

柳枝词

灞陵道上柳千条,尽为行人送寂寥。

奈可春风无赖甚,更催飞絮过长桥。

(0)

霅川访茅稚修

夹岸霜枫引去舟,故人何在霅溪头。

当门流水堪垂钓,入座青山足卧游。

赋就东家非好色,人如南国不禁秋。

具区波冷宾鸿下,且为清尊十日留。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