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幽居接上方,风烟野墅共相望。
禅边梅老知僧腊,经里莲芳悟性香。
石为弹琴曾作荐,屋缘藏茗别开房。
日长何处堪消暑,欲借山中竹下凉。
自喜幽居接上方,风烟野墅共相望。
禅边梅老知僧腊,经里莲芳悟性香。
石为弹琴曾作荐,屋缘藏茗别开房。
日长何处堪消暑,欲借山中竹下凉。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作品《寄渭僧清远》,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与寺庙僧人的深厚情谊。首句“自喜幽居接上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环境的喜爱,与寺庙相邻,仿佛身处宁静的修行之地。接下来的“风烟野墅共相望”进一步描绘了山野间的清新景色,风烟缭绕,野舍相望,富有诗意。
“禅边梅老知僧腊,经里莲芳悟性香”两句,通过梅花的老去和经书中的莲花香气,暗示了僧人的修行岁月和佛法的芬芳,体现了僧人生活的静谧与智慧。诗人以物寓意,赞美了僧人的品格和禅修的意境。
“石为弹琴曾作荐,屋缘藏茗别开房”写诗人与僧人共享的乐趣,石头被用来弹奏,屋旁专门开辟房间藏茶,展现了僧人与诗人的共同爱好和闲适生活。
最后,“日长何处堪消暑,欲借山中竹下凉”表达了夏日漫长,诗人渴望在山中竹林下寻找清凉,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僧人生活的羡慕。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的田园风光和僧人的禅修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敬仰。
朔风萧萧越水波,碧洲硉兀云嵯峨。
琼轩珠缀临丹阿,玉杯锦席纷绮罗。
吹竽击筑奏云和,逶迤鸾舞杂凤歌。
态妍曲妙体傞傞,微闻芗泽飘芰荷。
娟娟兰玉连枝柯,银鱼朱绂光荡摩。
宾从鞍马金盘陀,摇舷载酒鸣鹳鹅。
梅花雪落覆绿莎,嘤嘤谷鸟啼松萝。
觥筹淩乱星转河,当空璧月扬素蛾。
豸冠一笑鹤发皤,朱火照耀苍颜酡。
千金为寿岂云多,岁岁年年奈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