玆地曾经百六遭,时清渔火遍轻舠。
屡探蛟蜃盘涡恶,那惧鼋鼍驾浪高。
风定荧荧依古戍,宵分点点映寒涛。
往来慵问乘除事,燃竹无心羡尔曹。
玆地曾经百六遭,时清渔火遍轻舠。
屡探蛟蜃盘涡恶,那惧鼋鼍驾浪高。
风定荧荧依古戍,宵分点点映寒涛。
往来慵问乘除事,燃竹无心羡尔曹。
这首诗描绘了台阳八景之一的夜晚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兹地曾经百六遭”,以历史的沧桑感开篇,暗示这个地方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风雨。接着“时清渔火遍轻舠”一句,通过渔火点缀在轻舟之上,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夜景图,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温馨。
“屡探蛟蜃盘涡恶,那惧鼋鼍驾浪高。”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描绘,通过蛟、蜃、鼋、鼍这些神话中的生物,以及它们在水中的活动,表现了水域的壮阔与神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勇敢与不畏。
“风定荧荧依古戍,宵分点点映寒涛。”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风停之后,荧荧之光依傍着古老的城防,与远处的寒涛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既古老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最后,“往来慵问乘除事,燃竹无心羡尔曹。”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他不再关心得失与纷扰,而是选择像古人一样,用竹子来照明,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幽、宁静而又富含哲理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的深刻思考。
美女淑且都,蝤颌白玉肤。
弱臂约金钏,纤腰束罗襦。
容华比桃李,无乃倾城姝。
顾盻生光彩,咳唾落明珠。
问女何所止,乃在都城隅。
高居起层楼,朱户临九衢。
闭门学女事,婉娩敦诗书。
令颜孰不慕,币聘争先趋。
此女慕高义,玉帛徒区区。
不羡大长楸,不慕执金吾。
君子孰可匹,惟希梁鸿儒。
媒约何因循,中夜起踌躇。
盛年不再至,容色安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