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卷清秋画角悲,梧桐满地月明时。
斜穿翠叶通银井,化作金波落砚池。
青女喜惊乌鹊梦,素娥偏惜凤皇枝。
故人有约来何暮,独立云阶影渐移。
云卷清秋画角悲,梧桐满地月明时。
斜穿翠叶通银井,化作金波落砚池。
青女喜惊乌鹊梦,素娥偏惜凤皇枝。
故人有约来何暮,独立云阶影渐移。
这首明代诗人周翼的《周履道征赋梧桐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云卷清秋画角悲”以秋日云卷云舒的景象衬托出凄凉的号角声,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次句“梧桐满地月明时”则点出时间是月夜,梧桐落叶铺满地面,更显孤独与寂静。
“斜穿翠叶通银井,化作金波落砚池”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月光穿过梧桐叶比喻为银井中的流水,又将月光洒在砚池上形容为金色的波纹,形象地展现了月色的皎洁和宁静。接下来,“青女喜惊乌鹊梦,素娥偏惜凤皇枝”借神话传说中的青女和素娥(嫦娥)表达对梧桐月的赞美,暗示月光的神秘和美好。
最后两句“故人有约来何暮,独立云阶影渐移”表达了诗人期待故人赴约的心情,然而友人未至,诗人独自站在月光下,身影随时间推移而移动,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梧桐月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哀愁。
子家本南燕,我籍亦东鲁。
天涯两沦落,迁徙无定所。
一朝闻剥啄,三岁想眉宇。
跫然转蓬地,剩欲相就语。
风帆不贷人,索别遽如许。
子才于用多,蓄眼吾未睹。
布衣诸生耳,而乃中健武。
恢恢猎德网,取士倍于古。
韩间宁负秦,晋材仍用楚。
由余初不弃,况子自中土。
匆匆一杯酒,吾为子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