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和李季允去秋所寄凌霄观诗》
《补和李季允去秋所寄凌霄观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天高山围坐,露下月满楼。

其间倚阑人,古今入双眸。

戒哉后时懊,迨此先民忧。

匪缘冀求鱼,惧易或丧牛。

瞬息起万夫,朝暮食千头。

金汤蔽遮地,我岂为一州。

馀力事层观,翚飞半空浮。

帘开六合晓,杯纳万顷秋。

灯火背城市,烟霖俯林洲。

遐睎到冥鸿,吟思追驯鸥。

寄声鹤山我,夺目珊瑚钩。

因思去年夏,狂魂昼群游。

婪酣饱溪壑,磊砢丰渠酋。

诸公正错愕,如筑于道谋。

微君且柔之,尚保国邑不。

岌嶪变怗妥,嚬呻起欢讴。

宜恢奇杰观,快此夷怿酬。

独忧解成缓,万古同一流。

君毋观上游,观上增叹愁。南有壶聚?,西有耕锄耰。

北有不庭方,东有不宁侯。

君看此风景,便谓无事休。

天心果何如,年运不我留。

相期懋明德,事业贯显幽。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题为《补和李季允去秋所寄凌霄观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景,高山环绕,月光洒满楼阁,栏杆边的人仿佛穿越古今。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提醒后人要珍惜并学习先民的忧虑精神,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出于对国家的担忧。他想象自己在高处俯瞰,视野开阔,心境悠然,与世隔绝,享受着自然的宁静。

诗中还表达了对国家形势的关注,指出各地都有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警示读者不要被表面的平静所蒙蔽。诗人期望君主能够积极明德,推动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理想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沉,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野店

纵横柯干压茅茨,新霁明阴合绿池。

舞燕故来穿瓮牖,啼莺不肯出帷枝。

家贫延客常过此,村近扶衰伫倩谁。

正恃东邻赊得熟,杖头未必有钱携。

(0)

绝句六首·其一

晓聒东邻赊早秫,暮敲西寺寄迟眠。

盈围髻发今成蒜,饶尔清狂更几年。

(0)

于惠生斋中听妓二首·其二

捧笑名花绽,宫衣百蝶争。

迟来循佩序,被唤应香名。

罢舞腰肢在,回歌眼尾倾。

峡云真可赋,宋玉漫多情。

(0)

日珥录五首·其二

狼烟夜照大安戍,胡儿夜缚将军去。

骏马默金晓赎归,正阳门底捷书飞。

清水照面不照背,分旄使臣日似醉。

番兵时入如向家,杯水讵救薪一车。

幕府覃覃隐奸士,受金泄出天朝事。

(0)

虎丘僧房寻郭圣仆乘月登山

长堤沿短棹,转入翠微湾。

酒伴秋相集,僧房夕不关。

布袍先受月,竹杖早过山。

何处歌声起,悠悠林木间。

(0)

送粱公

一瓶兼一钵,离思自然轻。

野水迎风渡,空山带雨行。

荒村过晚食,破衲任残更。

莫以前途远,经年住化城。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