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桃溪上,差池二十年。
知心宁易得,识面岂无缘。
离别何须恨,平安可数传。
异时如索我,小隐翠微边。
屈指桃溪上,差池二十年。
知心宁易得,识面岂无缘。
离别何须恨,平安可数传。
异时如索我,小隐翠微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送王巽泽侍郎(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彼此了解的深刻认识。
"屈指桃溪上,差池二十年。"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久别重逢的情感。"屈指"是计算时间的一种方式,意味着时光飞逝,而"桃溪"通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暗示诗人或友人曾有隐居的生活。而"差池二十年"则点出两位朋友久别重逢,共同度过了二十个春秋。
"知心宁易得,识面岂无缘。" 这两句抒发了对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对于缘分的珍惜。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能够相互理解和欣赏之人的珍视,以及对于那些能在生活中留下印记的人际关系的重视。
"离别何须恨,平安可数传。" 这两句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表示出一种豁达的心态。诗人认为离别是常事,没有必要感到悲伤,因为朋友之间的情谊可以通过书信等方式保持联系。
最后,"异时如索我,小隐翠微边。" 表示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当时间流转到另一个时节,如果友人再次寻找诗人的话,希望能够在一片翠绿的环境中找到他,这里的小隐可能代表着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
海涌傍吴趋,上有金虎迹。
不见阖闾坟,无复王珣宅。
沿岸朱槛回,侵云孤塔直。
楼台连飞甍,梵宇丽金碧。
春游繁士女,杂遝纷如织。
笙歌咽剑池,粉腻泽顽石。
兹丘亦有幸,产此繁华国。
林壑本无奇,千秋为脍炙。
天公閟全能,人事徒增益。
一榻与一卷,疑是香尘积。
天南有奇峰,飞瀑三千尺。
移之作并观,怅彼挟山力。
幽秘迹难彰,嚣尘名易藉。
物情自古然,长啸曳孤策。
采采文鸟,飞我西山。云胡不乐,去之远关。
缅彼西山,有泉有峦。
有菊有兰,有壶有餐,其乐无难。
采采文鸟,飞我绪岑。云胡不乐,去之远林。
缅彼诸岑,有书有琴。
有啸有吟,有朋有心,其乐无任。
采采文鸟,晨刷其翼。晨刷其翼,其飞大国。
缅彼大国,有紽有緎。
有茵有勒,有碆有弋,其乐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