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潮来急,天门此要津。
奇观开万古,好景在三春。
日暖涛翻雪,风和浪跃鳞。
茫茫穿港口,滚滚拥江滨。
水鸟随波至,渔舟向岸臻。
登楼时一眺,远望正宜人。
鹿耳潮来急,天门此要津。
奇观开万古,好景在三春。
日暖涛翻雪,风和浪跃鳞。
茫茫穿港口,滚滚拥江滨。
水鸟随波至,渔舟向岸臻。
登楼时一眺,远望正宜人。
这首诗描绘了鹿耳潮的壮丽景象,以“鹿耳春潮得春字五言六韵”为题,展现了清代诗人陈廷瑜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情赞美。
首联“鹿耳潮来急,天门此要津”,开篇即点明鹿耳潮的动态美,潮水汹涌而来,仿佛是通往天门的必经之路,既显气势磅礴,又蕴含着一种神秘与庄严感。
颔联“奇观开万古,好景在三春”,进一步强调鹿耳潮的景观之独特,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瞩目的奇观,而春天的景色更是格外迷人,将时间与季节之美融合在一起,展现出自然界的永恒魅力。
颈联“日暖涛翻雪,风和浪跃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温暖阳光下,潮水翻腾如雪,微风轻拂,波浪跳跃着金色鳞片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鹿耳潮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美丽景象。
尾联“茫茫穿港口,滚滚拥江滨”,描绘了潮水穿越港口,奔腾至江边的壮观场景,同时“水鸟随波至,渔舟向岸臻”则增添了生命与活动的气息,水鸟在波浪中自由飞翔,渔舟缓缓驶向岸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跃然纸上。
最后,“登楼时一眺,远望正宜人”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愉悦心情,无论是近处的潮水还是远处的景色,都让人心旷神怡,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耳潮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与欣赏,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顷年投诗卫左史,今年谒诗卫相公。
何方客子辟道路,诗卷长邀石浦风。
先生官职泥土如,万事尽付阿堵中。
天教权嬖表忠节,剑首一吷毫毛空。
祇今事业已如许,愿闻当时北归语。
面对手画真自知,十年绝口吾甚武。
谢安风流过王导,芙蓉王公窃其表。
从来雅志在东山,角巾不为筝歌老。
古人进寸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适。
功名时来不作难,雷动风行本无迹。
百姓相惊当历耳,三江五湖作疮痏。
百年天地亦悠悠,长镵老人泪如水。
侧傍湖脚淀山蓝,出见轻鸥已不凡。
颇闻琳琅塞门内,三笔六诗公所监。
何能撰杖阅诸子,看公著帽淹几晷。
朱衣目前空复愁,客有焦桐劳下指。
去家初无可葺墙,独抱遗经天一方。
石浦倘为苍生起,天衢日毂遥相望。
《谒卫参政》【宋·敖陶孙】顷年投诗卫左史,今年谒诗卫相公。何方客子辟道路,诗卷长邀石浦风。先生官职泥土如,万事尽付阿堵中。天教权嬖表忠节,剑首一吷毫毛空。祇今事业已如许,愿闻当时北归语。面对手画真自知,十年绝口吾甚武。谢安风流过王导,芙蓉王公窃其表。从来雅志在东山,角巾不为筝歌老。古人进寸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适。功名时来不作难,雷动风行本无迹。百姓相惊当历耳,三江五湖作疮痏。百年天地亦悠悠,长镵老人泪如水。侧傍湖脚淀山蓝,出见轻鸥已不凡。颇闻琳琅塞门内,三笔六诗公所监。何能撰杖阅诸子,看公著帽淹几晷。朱衣目前空复愁,客有焦桐劳下指。去家初无可葺墙,独抱遗经天一方。石浦倘为苍生起,天衢日毂遥相望。
https://shici.929r.com/shici/ZUhiU1N99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