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江头茅屋破,日日盲风雨交和。
眼前安得大厦成,拾遗归来泪空堕。
纷纷万木争出山,琐碎榱桷非为难。
万牛莫挽楩与楠,往往弃置丘壑间。
独立风霜二千尺,未识何时逢匠石,白头老樵空叹息。
八月江头茅屋破,日日盲风雨交和。
眼前安得大厦成,拾遗归来泪空堕。
纷纷万木争出山,琐碎榱桷非为难。
万牛莫挽楩与楠,往往弃置丘壑间。
独立风霜二千尺,未识何时逢匠石,白头老樵空叹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侵蚀,以及对理想中宏伟建筑的渴望。诗中以八月江头破败的茅屋为背景,通过“日日盲风雨交和”一句,生动展现了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接着,“眼前安得大厦成”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拾遗归来泪空堕”则暗示了这种愿望的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纷纷万木争出山”描绘了自然界中树木竞相生长的景象,而“琐碎榱桷非为难”则可能是在比喻构建宏大建筑所需的木材虽多,但并不困难。然而,“万牛莫挽楩与楠”一句,形象地说明了获取珍贵木材如楩、楠的不易,这些木材往往被弃置在山野之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最后,“独立风霜二千尺,未识何时逢匠石,白头老樵空叹息”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与现实的挑战,心中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执着与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秋云覆地古刹荒,寺门一榜鸾凤翔。
眉山正气何堂堂,千载翰墨留清香。
当时谗人正高张,群飞刺天蔽太阳。
贝锦潜织巧异常,党人碑首司马光。
公也远投蛟蜃乡,慷慨度海鼍为梁。
乃心无日忘庙廊,矫如劲柏含秋霜。
陶诗柳集壮行装,朝云叔党慰凄凉。
餐霞卧月南斗旁,脱屣富贵如毫芒。
念公蚤岁厄舒王,南来祸始蔡与章。
坎坷百折气弥昌,泉源万斛无尽藏。
魑魅逢迎又何妨,罗浮天半同青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