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赴都门》
《将赴都门》全文
清 / 刘青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十载长安道,风尘鬓欲皤。

天宁哀志气,人尽笑蹉跎。

日落汾丘垒,冰胶䩐勒河。

又驱羸马去,惆怅意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将赴都门》是清代诗人刘青藜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别长安,踏上前往京城之路时的复杂心情与感慨。

首句“十载长安道”,开篇即点明诗人在此地已度过了十年光阴,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梦想与追求。然而,“风尘鬓欲皤”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这十年间历经沧桑,岁月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白发悄然生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接着,“天宁哀志气,人尽笑蹉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可能在追求理想与抱负的过程中遭遇了挫折,感到志气被消磨;另一方面,周围的人或许并不理解或认同他的坚持与努力,甚至以嘲笑的态度对待他的失败或不顺。这种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感觉,让诗人的内心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日落汾丘垒,冰胶䩐勒河”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壮阔的画面。日落时分,诗人行经汾丘之畔,只见河流上冰封雪覆,仿佛时间静止,空间凝固。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冰封的河流,或许也是诗人对未来道路的预感——未知与寒冷并存。

最后,“又驱羸马去,惆怅意如何?”诗人再次启程,骑着疲惫的马匹,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这一句既是对现实境遇的写照,也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复杂情感的抒发。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往的留恋,以及面对未知时的犹豫与彷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离别长安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蕴含了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隐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青藜
朝代:清

(1664—1707)河南襄城人,字太乙,一字卧庐,号啸月。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官庶吉士。父丧,哀毁呕血,事母不复出。专意为诗。有《高阳山人诗文集》、《金石续录》。
猜你喜欢

句·其三

玉笋千官散,珠帘一夜空。

(0)

鹧鸪天·其一城南书院饯别张南轩赴阙奏事知严州吕胜己

竹树萧萧屋数椽。平湖漫漫纳通川。

有时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间。

成小隐,未经年。功名夷路稳加鞭。

逢时且数中书考,他日还寻独乐园。

(0)

虞美人·其二

年年冬后心情快。常是留宾醉。尊前笑靥粲金钿。

更有半黄枨橘、满堆磐。人人爱道休官去。

总是闲言语。古今文士与贤才。

为甚独高陶令、赋归来。

(0)

王龟龄詹事挽章二首·其二

大使交旃日,元戎解甲秋。

先鸣惊众寐,孤愤压群咻。

羽翼新鸿鹄,声华旧斗牛。

断桥亡恙否,落月照寒流。

(0)

慈溪龙虎轩偶成·其六

年来世路转蹉跎,正大中庸论愈多。

出本无心归亦好,何须胸次自干戈。

(0)

送汪时法归金华·其四

问途快阁得宽恩,舟转风移日未昏。

山月相忘期度岁,别怀祗觉暗销魂。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