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马来回度,舆梁亘卧波。
近山原野潦,挟水遂成河。
兴利非容易,筹安竟若何。
迤东注沽淀,疏导可延俄。
拒马来回度,舆梁亘卧波。
近山原野潦,挟水遂成河。
兴利非容易,筹安竟若何。
迤东注沽淀,疏导可延俄。
这首诗描绘了拒马河流经不同地形时的景象与作者对其治理的思考。首句“拒马来回度,舆梁亘卧波”生动地展现了拒马河蜿蜒曲折,桥梁横跨水面的动态美。接着,“近山原野潦,挟水遂成河”则描述了河水在山川原野间汇聚,形成宽阔河流的过程。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利用河水兴利的可能性,“兴利非容易,筹安竟若何”,表达了对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以造福人类的深思。
最后,“迤东注沽淀,疏导可延俄”点明了河水最终流向沽淀,并暗示通过合理的疏导措施,可以延长其对周边环境的益处。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至日冲寒扫墓墟,凄然一拜一欷歔。
蓼莪恨与云无际,常棣愁催雪满裾。
误落世尘惊日月,谩牵吏鞅废诗书。
回头更看诸儿侄,门户支撑正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