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登临弗杖藤,绝巅未已觉身轻。
新开竹径从风入,小坐松冈待月生。
江上数峰攒壁立,林间一阁碍云行。
凭栏朗诵昌黎句,水碧双增远目明。
乘兴登临弗杖藤,绝巅未已觉身轻。
新开竹径从风入,小坐松冈待月生。
江上数峰攒壁立,林间一阁碍云行。
凭栏朗诵昌黎句,水碧双增远目明。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登临高处、徜徉山林之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与超然脱俗的境界。
"乘兴登临弗杖藤,绝巅未已觉身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攀登山峰时的心情,"乘兴"意味着随着内心的快乐去探索自然,而"弗杖藤"则描绘了一种轻盈无物可依附的境界。"绝巅未已觉身轻"是说诗人在攀登至山峰顶端时,仍旧感到一种身体轻盈、精神飞扬的感觉。
"新开竹径从风入,小坐松冈待月生。"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景象,"新开竹径"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心观察,而"小坐松冈待月生"则是诗人在山冈上安坐,等待着夜晚月亮的升起,以此体验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江上数峰攒壁立,林间一阁碍云行。凭栏朗诵昌黎句,水碧双增远目明。"则是对山川景致的进一步描写。诗人观察到江中众多的山峰如同屏障般矗立,而林中的小阁则像是与浮动的云朵相呼应。此时,诗人凭栏而立,以昌黎(即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景致的赞美。最后一句"水碧双增远目明"则是说江水清澈见底,使得视野更加开阔,心灵也随之变得更为透明。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竹径、松冈、江水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句的吟诵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
堂下有竹埭,尚缺五六竿。
却嫌少清听,岂虑碍远看。
趁此膏雨足,兼之暑未残。
移来青山曲,随见绿阴团。
斜拂凌云松,低临溘露兰。
汀芦与池苇,欲效良云难。
不肯裁为箫,空期凤下坛。
不肯持作钓,富春江上寒。
愿学蓝田上,种出千琅玕。
劲节从此申,生机实未阑。
秋原馺娑一鸣鞭,远入烟堤近柳前。
横过绿残红重岭,俯看云白菊黄天。
幞头导中诚堪笑,连网周阹未是田。
历览西成堪额庆,敢忘兢业诩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