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饶远态,群象来趋人。
酌此涧下泉,爽焉各怀新。
暗壑穿文流,白石何磷磷。
岂不念远达,行当委时尘。
洗耳卧空山,抗志薄青旻。
頫仰千古士,思与巢许邻。
落日饶远态,群象来趋人。
酌此涧下泉,爽焉各怀新。
暗壑穿文流,白石何磷磷。
岂不念远达,行当委时尘。
洗耳卧空山,抗志薄青旻。
頫仰千古士,思与巢许邻。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游惠山酌泉次唐人韵(其二)》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群山环绕,落日余晖洒落的宁静画面。诗中,诗人取涧下清泉,品味其中的新鲜感,感受到泉水从幽深的壑谷穿流而过,白石闪烁,景象生动。诗人虽然意识到仕途的遥远和世俗的纷扰,但仍决定洗尽尘埃,隐居山林,保持高洁的志向,仰望青天,希望能与古代的高士如巢父、许由为邻,追求精神上的超脱。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太学时名重,吾乡德誉崇。
才华盍天禄,官职止儒宫。
相国方知愈,诸公竞荐雄。
天涯忽闻讣,老泪洒西风。
天上张才子,少年观国光。
高名一枝桂,遗爱六州棠。
出世才成佛,修文遽作郎。
长纱屈贾谊,宣室竟凄凉。
国朝人物盛温陵,秋赋呦呦鹿食苹。
人倍平原门下士,文联韩愈榜中名。
丹墀何止三千字,云翼行看九万程。
劝驾龙钟老太守,篮舆准拟出郊迎。
去秋游道场,俯瞰何山路。
林泉虽在眼,未暇飞杖屦。
尘埃汩城市,遥望隔烟雾。
春光忽已半,播谷催农务。
欲作卞山行,偶逢风伯怒。
肩舆出城南,乘兴访幽趣。
山藏佛屋深,迹蹑陈朝故。
老松不记年,脩竹莫知数。
鸟鸣说法池,花落在禅处。
书空何公堂,木拱安定墓。
青山看未足,回首日已暮。
小溪何处是,归诵苏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