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答达观禅师颖公》
《依韵答达观禅师颖公》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霜露每怀感,江山空复情。

老便林室静,坐厌巷童声。

尽日都无语,逢人亦强迎。

浮生过半百,安用此虚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guānchánshīyǐnggōng
sòng / méiyáochén

shuāngměi怀huáigǎnjiāngshānkōngqíng

lǎo便biànlínshìjìngzuòyànxiàngtóngshēng

jìndōuféngrénqiángyíng

shēngguòbànbǎiānyòngmí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依韵答达观禅师颖公》,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霜露每怀感”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霜白露时的深深感触,暗示时光荏苒,岁月如流。次句“江山空复情”进一步强调自然景色虽美,但人事已非,徒增伤感。

“老便林室静”写诗人年老后选择在宁静的林中居室度过,享受孤独与寂静,反映出他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坐厌巷童声”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儿童嬉戏声的反感,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心境。

“尽日都无语,逢人亦强迎”两句,诗人描述自己整日沉默寡言,即使遇见他人,也勉强打个招呼,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不问世事的态度。最后,“浮生过半百,安用此虚名”直抒胸臆,诗人认为人生已过大半,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再追求虚名浮利,体现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恬淡与超然,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颂古十七首·其七

堪笑当年陆大夫,独誇身外更无馀。

不因指出花如梦,争得双眸翳尽除。

(0)

喜雨呈梅石赵都大

久旱天地焦,酷出秦法外。

一雨中夜来,汉兵起丰沛。

万物皆吐气,昭苏脱厄会。

忧国有天人,爱民如子辈。

心香彻九关,化为云叆叇。

生意一万里,直在方寸内。

老农相与言,晓晴坐牛背。

(0)

偈颂十八首·其十

闹浩浩,闲寂寂。不动一丝头,如对万人敌。

惺惺直是惺惺,历历直是历历。

捉象亦全其力,捉兔亦全其力。

(0)

和恕斋吴提刑秋阳庵居

截断人间名利尘,横塘深碧护新坟。

昏明不定霜天月,开合无心竹屋云。

风雨对床差可喜,乾坤万事不堪闻。

栽松种竹閒功课,却为忧时一半分。

(0)

颂古·其三十七

大地是眼何处屙,天下不柰雪老何。

赵州寄个锹子去,方得此话圆堶堶。

(0)

颂古五十七首·其十七

赵州石桥,只见略彴。度驴度马,应病与药。

换步移身,在富全贫。当头如认著,东鲁问西秦。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