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想像似浮云,梦冷长亭柳色新。
记得出门时节好,自教寒食岁同春。
烟分玉树花明远,露满南山草半茵。
尘路岂能忘此念,故来河畔理丝纶。
年光想像似浮云,梦冷长亭柳色新。
记得出门时节好,自教寒食岁同春。
烟分玉树花明远,露满南山草半茵。
尘路岂能忘此念,故来河畔理丝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年光想像似浮云”以浮云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月如梭、光阴易逝的感觉。接着,“梦冷长亭柳色新”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即使在梦中,长亭边的柳色也显得格外清新。
“记得出门时节好,自教寒食岁同春”两句,诗人回忆起出门时的美好情景,仿佛寒食节与春天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烟分玉树花明远,露满南山草半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玉树与鲜花映衬着远处的烟雾,露水滋润着南山的草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尘路岂能忘此念,故来河畔理丝纶”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仍不忘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特意来到河边垂钓,或许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或是寄托。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一夕满淮海,莎阶晓欲平。
气寒知腊在,势猛共春争。
飘泊残梅妒,龙钟老桧擎。
随风无定态,入竹有繁声。
倚槛吟忘倦,援毫画不成。
南乡消瘴疠,东作助农耕。
片飏鹅毛远,光翻蝶翅轻。
任贫添酒债,慵扫慰诗情。
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
老郎无政术,沉醉卧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