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阙题二首·其二》
《阙题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年光想像似浮云,梦冷长亭柳色新。

记得出门时节好,自教寒食岁同春。

烟分玉树花明远,露满南山草半茵。

尘路岂能忘此念,故来河畔理丝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年光想像似浮云”以浮云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月如梭、光阴易逝的感觉。接着,“梦冷长亭柳色新”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即使在梦中,长亭边的柳色也显得格外清新。

“记得出门时节好,自教寒食岁同春”两句,诗人回忆起出门时的美好情景,仿佛寒食节与春天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烟分玉树花明远,露满南山草半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玉树与鲜花映衬着远处的烟雾,露水滋润着南山的草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尘路岂能忘此念,故来河畔理丝纶”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仍不忘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特意来到河边垂钓,或许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或是寄托。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立春前二日雪

一夕满淮海,莎阶晓欲平。

气寒知腊在,势猛共春争。

飘泊残梅妒,龙钟老桧擎。

随风无定态,入竹有繁声。

倚槛吟忘倦,援毫画不成。

南乡消瘴疠,东作助农耕。

片飏鹅毛远,光翻蝶翅轻。

任贫添酒债,慵扫慰诗情。

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

老郎无政术,沉醉卧江城。

(0)

闲居

何必问生涯,幽闲度岁华。

有琴方是乐,无竹不成家。

吟里销春色,眠中见曙霞。

今年如未去,更拟种胡麻。

(0)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

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茜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

(0)

有怀戚二仲言同年

闻说去官常,悽悽返故乡。

与君同甲子,似我有文章。

憔悴衣衫绿,蹉跎鬓发苍。

此身知幸处,曾得紫微郎。

(0)

闻丁永安屋下叠山甚有佳趣恨未之见作诗寄之

买山几人真爱山,束薪煮石凋朱颜。

老丁谋作久长计,洗寒叠翠房栊间。

帘通庵扉即洞户,人映山色多烟鬟。

住山住庵似丁老,脱弃妻子真愚顽。

(0)

十月十七日雨霁复至仙隐

秋雨闲十日,缅怀秋山空。

烟霞固旧态,败叶铺山红。

平生五大夫,投老一秃翁。

相看各萧索,事付不语中。

二轮固代谢,四序弥初终。

义霜素惨烈,温律复冲融。

相期保岁寒,木末回春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