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已伏,龙已降,猕猴不复窥六窗。
万籁无声秋夜静,一轮明月照西江。
虎已伏,龙已降,猕猴不复窥六窗。
万籁无声秋夜静,一轮明月照西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许紫冲求真容赞》。从这四句诗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和超然境界的追求。
"虎已伏,龙已降,猕猴不复窥六窗。" 这两句借用了猛兽归藏、神龙隐现以及猿猱不敢窥探窗户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态度。这里的“虎”和“龙”通常象征着威严与权力,而“猕猴”则代表了那些喧嚣攘攘、好奇探窥的小人。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远离世俗的愿望。
"万籁无声秋夜静,一轮明月照西江。"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纯净的夜晚景象。诗中写到在深秋的安静之夜,万物皆归于沉寂,没有一丝声音,而明亮的月光洒落在西江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澄明。
总体而言,这段诗词通过描绘超然物外的情景和宁静的夜景,抒发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