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
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艰危未肯当时共,诞逸空传后代高。
还有远孙留墓侧,绕亭寒叶夜骚骚。
琅琊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
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艰危未肯当时共,诞逸空传后代高。
还有远孙留墓侧,绕亭寒叶夜骚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情境。开篇两句“琅琊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表明建筑尚未完成,但依然可以借此虚名来利用我等之人,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接着,“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则是诗人自问为何要在酒精中寻找逃避,这里“醒前”指的是清醒的状态,即现实生活,而“醉中”则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和超越。
中间两句“艰难未肯当时共,诞逸空传后代高”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不愿意与他人共同承担,宁愿选择一种精神上的解脱,这种解脱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状态,而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最后两句“还有远孙留墓侧,绕亭寒叶夜骚骚”则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诗人提到自己的后代可能会来到这座未完工的建筑旁边,这里的“墓侧”和“寒叶”营造出一种萧瑟、静谧的氛围,而“夜骚骚”则增添了一种神秘感,似乎在暗示即便是超越了世俗,但依然有着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消长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与精神、逃避与超越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