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膺虎竹出天潢,重倚长城奠楚疆。
越海移幢游釜纵,闽封提旅丑蛮张。
肤功巳奏题铜柱,圣虑无烦宠凤章。
南国祇今遗泰泽,金环千载映辉煌。
简膺虎竹出天潢,重倚长城奠楚疆。
越海移幢游釜纵,闽封提旅丑蛮张。
肤功巳奏题铜柱,圣虑无烦宠凤章。
南国祇今遗泰泽,金环千载映辉煌。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舒辂为纪念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绩而作。诗中描绘了惠献贝子王出征的情景,以及其在边疆稳固边防的功绩。开篇“简膺虎竹出天潢,重倚长城奠楚疆”,以“虎竹”象征王的勇猛和权力,形象地展现了他出征的壮阔场面,同时也暗示了他将巩固边防,如同长城般稳固。接着,“越海移幢游釜纵,闽封提旅丑蛮张”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王跨越大海,深入敌境,指挥军队,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的场景。通过“移幢”、“游釜”等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
后半部分“肤功巳奏题铜柱,圣虑无烦宠凤章”则赞扬了惠献贝子王的功绩已被朝廷认可,并且无需再额外的表彰,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贡献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可。最后,“南国祇今遗泰泽,金环千载映辉煌”两句,表达了对惠献贝子王功绩的长久铭记和对其贡献的崇高评价,认为他的功绩如同泰泽一般深远,将永远闪耀着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绩的描绘,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英雄的英勇,也表达了对英雄及其贡献的高度赞扬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