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迥得高台,春风小憩来。
竹垆仿惠上,凤饼出闽隈。
第一泉犹近,彼双符慢催。
试看文武火,绝胜圣贤醅。
咏继三清句,香生大邑杯。
君谟因事纳,遐想信忠哉。
因迥得高台,春风小憩来。
竹垆仿惠上,凤饼出闽隈。
第一泉犹近,彼双符慢催。
试看文武火,绝胜圣贤醅。
咏继三清句,香生大邑杯。
君谟因事纳,遐想信忠哉。
此诗《赋得春风啜茗台》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在春风中品茗赏景的雅致画面。
首联“因迥得高台,春风小憩来。”开篇点题,以“高台”为背景,春风轻拂,仿佛是大自然特意安排的一次小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颔联“竹垆仿惠上,凤饼出闽隈。”进一步展开画面,竹炉上煮着仿效惠山茶的佳茗,而那来自福建边陲的凤饼茶,更是香气四溢,令人垂涎。这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惠上”和“闽隈”分别指代高品质的茶叶产地,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
颈联“第一泉犹近,彼双符慢催。”提到“第一泉”,暗示水质之优,与上文的茶相得益彰。同时,“彼双符慢催”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期待,增添了一份庄重感和期待感。
尾联“试看文武火,绝胜圣贤醅。”将煮茶的过程与文武之道相联系,强调了茶艺的高妙之处,甚至超越了圣贤的酒宴。最后,“咏继三清句,香生大邑杯。”以“三清句”象征高洁的文采,与茶香相呼应,表达了对茶文化深厚底蕴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春风、茗茶、山水、文采等元素的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雅趣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若有人兮吹玉箫,音婉转兮思寥寥。
临高台兮几弄,逐丹霞兮上飘。
哀响入微兮意未已,激流风兮杳不知其所止。
松韵高岩兮泉流涧底,漱冰肠兮洗烦耳。
东家戍妇兮泪沾衣,西家荡子兮行不归。
何处箫声绕长怨,霜露凛凛侵人肌。
听之一曲犹未罢,中绝复起兮缭绕梁榭。
无恨怨兮早朝,最好动人兮清夜。
夜既阑兮香既残,拥云髻兮约双环。
秦嬴已去不复返,徒有凤曲留人间。
美女耀阳春,使君朝紫宸。
相逢当狭路,相见在芳晨。
高髻图云出,纤眉写月新。
瑶光凝粉脸,丹彩发朱唇。
再顾倾城国,争看匝路人。
束腰垂柳陌,转袖落花津。
尊贵何劳问,行游别有因。
容颜诚绝代,礼法善周身。
障面移轻扇,回车度急轮。
珂声连玉佩,衣带接香尘。
采菉娇淇水,登桥艳洛滨。
何须云雨夕,始见阳台神。
吾宗冠儒氏,抱艺南海湄。
平生学孔颜,事事余所师。
上念先德隆,水木兴遐思。
肇祀修明禋,甫田载营菑。
甫田日伊何,乃在宁州阳。
夙世播获勤,春秋奉蒸尝。
中叶倏遘屯,膏腴日云荒。
念哉慈孙怀,恻恻含辛伤。
辛伤何以为,日夕搆良图。
经营理旧疆,钱镈夷榛芜。
率彼弟与昆,竭力南亩趋。
吁嗟肯获心,今世谁与俱。
肯获何所希,所希黍稷馨。
黍稷何以馨,藉之羞神明。
瞻彼南坑田,平秩今西成。
慇勤示来昆,千秋奉粢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