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牺古圣皇,画卦发天秘。
神农始教耕,民生臻大利。
大哉帝轩辕,作律明岁纪。
垂衣坐彤庭,礼乐由此始。
皇风扇六合,帝德深九地。
胡为崆峒山,问道广成子。
遂令秦汉后,恋慕心不已。
飞龙杳难攀,千秋鼎湖水。
庖牺古圣皇,画卦发天秘。
神农始教耕,民生臻大利。
大哉帝轩辕,作律明岁纪。
垂衣坐彤庭,礼乐由此始。
皇风扇六合,帝德深九地。
胡为崆峒山,问道广成子。
遂令秦汉后,恋慕心不已。
飞龙杳难攀,千秋鼎湖水。
此诗《感兴二十一首(其十)》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历史人物与神话传说的交织,展现了对古代圣贤智慧与道德的崇敬之情。
首句“庖牺古圣皇,画卦发天秘”,开篇即以远古的伏羲氏为引,点明了创制八卦的神圣意义,揭示了自然法则的奥秘。接着“神农始教耕,民生臻大利”两句,赞美了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耕种,使得人类生活日益富足,体现了先祖对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
“大哉帝轩辕,作律明岁纪”中,“帝轩辕”指的是黄帝,他制定历法,明确了年岁的纪序,为后世文明奠定了时间观念的基础。“垂衣坐彤庭,礼乐由此始”则描绘了黄帝在华丽的宫殿中,通过礼仪和音乐的规范,开启了文明社会的秩序。
“皇风扇六合,帝德深九地”进一步赞颂了黄帝的德行与影响力,他的恩泽遍及四方,德行深厚,深入人心。“胡为崆峒山,问道广成子”一句,借黄帝前往崆峒山向广成子求道的故事,表达了对智慧与道德追求的向往。
最后,“遂令秦汉后,恋慕心不已。飞龙杳难攀,千秋鼎湖水”四句,以秦汉之后人们对黄帝的怀念与崇拜,以及飞龙难以触及的象征,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与道德的无限敬仰,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古代文明的深刻思考与崇敬之情。
山堂夜雨如决渠,黄梅半熟书生鱼。
树头朝日忽复出,聊向空阶翻故书。
老人耕凿无膏腴,缃囊细字时相娱。
自欣引睡得黄奶,便恐无意呼青奴。
读书本不求甚解,姓名足记知有馀。
此虫何乃徒饱腹,死葬书叶真痴愚。
不如化作石帆山下茧,织成吴绫光满眼。
乞与袁娘作舞衣,常把花枝侍君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