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几日遍人间,偶步春城又见山。
芳草似知吾兴在,片云能共此心閒。
江湖履迹闻新语,虎豹文章识旧斑。
方拟御风追未得,月中时有鹤飞还。
阳春几日遍人间,偶步春城又见山。
芳草似知吾兴在,片云能共此心閒。
江湖履迹闻新语,虎豹文章识旧斑。
方拟御风追未得,月中时有鹤飞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朝天宫陪同友人送别王宣溪的情景。首句“阳春几日遍人间”以春天的景象开篇,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偶步春城又见山”,写出了诗人漫步春城,偶然间又见到远处的山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
“芳草似知吾兴在,片云能共此心閒”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芳草和片云赋予情感,仿佛它们也懂得诗人的兴致所在,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内心的闲适与自在。
“江湖履迹闻新语,虎豹文章识旧斑”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江湖履迹”和“虎豹文章”的比喻,既指涉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和所见所闻,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与思考。这里的“新语”与“旧斑”形成了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时代变迁的痕迹,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洞察。
最后,“方拟御风追未得,月中时有鹤飞还”两句,以浪漫的想象收尾。诗人欲乘风而行,追寻远方的梦想,但最终未能实现,只能在月夜中偶见鹤影飞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不独论新昏,晏晁原老亲。
见来能几日,别去忽今晨。
圣代无迁贾,明时岂避秦。
长沙武陵地,行乐异伤神。
九州四海张安国,翰墨文章自出奇。
无复若人空阁象,忽逢难弟更名诗。
流风善政未云远,家世斯文当属谁。
我愧不堪门户寄,相逢叹息在于斯。
家住青源下,宜起起作州。
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
意见宁当出,江山自足留。
端能不嫌客,准拟系归舟。
昔我过此暑正薄,是时此亭亦新作。
竹移不问醉与迷,柯叶一敷无病箨。
今兹再来毒热新,客尘昏昏能病人。
正思一坐此亭上,骇俗宁待徵龙鳞。
世将大热比酷吏,亦以清风喻君子。
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
嗟我行色一何心,不及亭成分韵诗。
竹溪之逸故难著,竹林之贤容可追。
老衲迎门只敝裳,问年还举四山黄。
谁云此院通衢著,渠自长閒人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