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荒万里喜班师,又奉纶音向阙辞。
蛮地既平为郡县,圣心尤欲抚创痍。
山川瘴尽风霆肃,雨露恩深草木滋。
遥想旌旄重到日,姓名先慰远人思。
炎荒万里喜班师,又奉纶音向阙辞。
蛮地既平为郡县,圣心尤欲抚创痍。
山川瘴尽风霆肃,雨露恩深草木滋。
遥想旌旄重到日,姓名先慰远人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送陈吏部再赴交趾安抚》。诗中描绘了陈吏部再次出征交趾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切关怀。
首句“炎荒万里喜班师”,表达了对陈吏部成功平定边疆、结束战乱的喜悦之情。“又奉纶音向阙辞”则说明陈吏部在完成任务后,再次接受朝廷的命令,准备前往新的战场。这种连续的出征,体现了他为国效力的决心和勇气。
接着,“蛮地既平为郡县,圣心尤欲抚创痍”两句,赞扬了陈吏部不仅平定了蛮地,还致力于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安抚受伤的人民,展现了其治国理政的智慧与仁慈之心。
“山川瘴尽风霆肃,雨露恩深草木滋”描绘了陈吏部治理下的地区,瘴气消散,风雷肃穆,雨露滋润,万物生长,象征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最后,“遥想旌旄重到日,姓名先慰远人思”表达了对陈吏部再次归来时的期待,以及他的名字将给远方的人们带来安慰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洋溢着对陈吏部忠诚、勇敢、仁爱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向往。
暇政去旌旆,杖策访林邱。
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
云谷一临照,声光半载留。
轩眉狮子峰,洗眼苍龙湫。
路穿乱石脚,亭蔽重冈头。
湖山一日尽,万象掌中浮。
煮茗款道论,奠爵致龙优。
过溪虽犯戒,兹意亦风流。
自惟日老病,当期安养游。
愿公归庙堂,用慰天下忧。
庵居曾结三年好,一住霞城会未期。
见说即除天竺寺,讣闻肠断白头师。
千家山里阿爹坟,遥想年深草木昏。
山外潮回南水上,遗言千古及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