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探野寺,取径度溪桥。
宿雨鸣才歇,寒云湿未消。
琴声入林细,幡影隔花遥。
流水原无著,归心缓落潮。
维舟探野寺,取径度溪桥。
宿雨鸣才歇,寒云湿未消。
琴声入林细,幡影隔花遥。
流水原无著,归心缓落潮。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汸的《昆山道中延福寺逢琴僧》描绘了诗人乘舟探索山野寺庙时的景象。首句“维舟探野寺”展现了诗人驾舟探寻隐秘山寺的好奇与向往,次句“取径度溪桥”则写出他沿着小路过桥,穿行于山水之间。
“宿雨鸣才歇,寒云湿未消”两句,通过描绘雨后余音和湿润的寒云,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寺庙的幽深和静谧。接下来,“琴声入林细”描绘了琴声穿透树林,显得格外悠扬,与寂静的环境形成对比,增添了禅意。
“幡影隔花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景象,佛幡随风摇曳,隔着繁花显得若隐若现,增加了神秘感。最后,“流水原无著,归心缓落潮”以流水和潮水的自然流转,寓言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他随波逐流、超脱尘世的归隐之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寺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展现出淡泊宁静的禅意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一枝新菊鹤翎黄。玉台旁。紫毫双。
浓笑泼茶不减向时狂。
赌记唐诗金粉事,凭检取,第几篇,第几行。
垂帷初进玉莲汤。背银釭。解明珰。
换也换也,换新式、窄袖衣裳。
更把唇朱亲酒试温凉。
从此祇嫌兰麝俗,微醉后,款谈时,觉口香。
对舒紫燕翼,双结青梅子。海棠翠叶,还比花时美。
丝雨弄晴,荡得春如水。罗帐朝慵起。
无奈晓莺啼,一声声、红窗近底。倩谁寄。
寄洛浦相思,把珠珰暗结,绡帕密缄,自写珍珠字。
蝴蝶梦中,逐趁人千里。昨夜灯花喜。
为问甚时,归又还、将蔷薇笑指。
微雨黄昏,又娇云荡绮,淡月笼银。
倚襟初问姓,密坐始销魂。
相思曾记在阑春,费伊几多,罗巾泪痕。
刚挨到,荔子熟、玉颜才近。香烬,欢未尽。
为问斛珠,可有楼东分。
竹泪明江,蕙怀萋锦,无限人间酸恨。
待得东风采蘼芜,好持缣素从郎问。
须相怜,下山时、秀靥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