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髻天街舞对山,出尘狂态俗难扳。
一生教妓贫能食,半夜听乌月满关。
我涕待挥君与雪,人心好靡遇终悭。
夕阳柳絮春魂乱,络指劳弦那复閒?
花髻天街舞对山,出尘狂态俗难扳。
一生教妓贫能食,半夜听乌月满关。
我涕待挥君与雪,人心好靡遇终悭。
夕阳柳絮春魂乱,络指劳弦那复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陈生的琵琶演奏者在夕阳下弹奏的情景,以及诗人姚燮对其艺术魅力和情感世界的深刻感受。
首联“花髻天街舞对山,出尘狂态俗难扳”以生动的意象开篇,将陈生的弹奏比作天街上花髻女子的舞蹈,与山相对,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狂放姿态,这种艺术表现力是世俗难以触及的。
颔联“一生教妓贫能食,半夜听乌月满关”通过对比陈生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揭示了他虽生活贫困却能以音乐为食,夜晚独自聆听乌鸦的叫声,仿佛与月光下的关山共鸣,展现了其艺术境界的高远和内心的孤独。
颈联“我涕待挥君与雪,人心好靡遇终悭”表达了诗人对陈生艺术才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陈生命运的同情。诗人似乎在说,自己愿意为陈生挥泪,但世人的冷漠和不理解使得这样的相遇终成遗憾。
尾联“夕阳柳絮春魂乱,络指劳弦那复閒”以夕阳西下、柳絮飘飞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陈生的指尖在琴弦上劳作,却似乎无法停下,暗示了艺术创作的执着与内心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陈生弹奏琵琶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其艺术魅力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家独特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