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登粤王台》
《春日登粤王台》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花发高台磴道遥,粤王曾此拜中朝。

谁云七郡初归汉,古者南交已宅尧。

江势急流宗渤澥,山光相望忆箫韶。

炎州文物从来事,霸气千年倍寂寥。

(0)
鉴赏

这首《春日登粤王台》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诗人春日登临粤王台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首句“花发高台磴道遥”,以花开之景衬托出粤王台的高峻与幽静,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自然的和谐。接着,“粤王曾此拜中朝”一句,点明了粤王台的历史背景,粤王曾在此向中原朝贡,象征着南方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谁云七郡初归汉,古者南交已宅尧”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虽然七郡在汉初才正式归入中原版图,但早在尧舜时代,南方地区就已经与中原文明有所接触和融合。这种跨越时空的文明交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连续性。

“江势急流宗渤澥,山光相望忆箫韶”描绘了珠江的壮阔与山色的秀丽,以及对古代音乐艺术的怀念。珠江的水流汇聚于渤海,象征着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汇;而“箫韶”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和谐乐曲,这里借以表达对古代和谐社会的向往。

最后,“炎州文物从来事,霸气千年倍寂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炎州指的是岭南地区,这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但如今却显得格外寂静。这不仅是对粤王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历史兴衰、文明更迭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今寂寥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摸鱼儿·其二

卷东风柳绵飘地,秋千架冷朱索。

鸳机不动莺帘静,知是未曾梳掠。春寂寞。

想蜀雨、巫云一缕情难托。才褰翠箔。

向凤眼窗心,菱花镜背,波溜已先觉。

雕笼近,指道阿苏能学。但将眉语传却。

蝉云拂罢豪犀放,早许柔荑先握。红日落。

料紫竹、香鞋不误方乔约。墙阴那角。

掩小扇轻扉,笼灯时候,莫更锁银钥。

(0)

夏初临.与石坪别

白下官楼,征衫乍脱,逢君竹里烧灯。

负郭春山,雪骢几度同登。

六朝烟草新青,最愁人、又别长亭。

我亦思家,因君归去,传语乡城。

江南千里,水驿无多,柳阴渔笛,一路堪听。

布帆画桨,白头浪里舟轻。

杏雨初飘,趁花风、飞过遥汀。汲中泠。

紫茸茗盏,别酒重醒。

(0)

氐州第一.旅兴和清真韵

驿路斜阳,秋空似洗,一点楚天鸿小。

短剑星尘,弊裘霜里,掩映落枫飘缈。

马怯危桥,疏鬓影、暗惊孤照。

织锦空成,恐教辜负,玉关人老。旅店鸦啼行迹少。

昏树里、疏星犹绕。

苇簟鸡声,绳床蝶梦,都是闲愁抱。

奈仆夫、强解事,也索向、当垆调笑。

酒薄难酲,月初斜、梧桐已晓。

(0)

行香子.离情

才住香车。忽过平沙。片时间、人远天涯。

今宵好梦,何处寻他。但一更钟,三更雨,五更鸦。

愁对飞花。怕见残霞。别离情、付与琵琶。

断魂江上,吹落谁家。正梦儿来,灯儿晕,枕儿斜。

(0)

为兰风题天上人间图即以志别·其二

何必仙山缥缈踪,人间楼阁怕云封。

只消一片桃花纸,便隔人天万万重。

(0)

有女郎临死自焚其诗稿者·其一

一方红泪滴琼瑰,拚把生香换死灰。

留下人间谁解读,除非侬再返魂来。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