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衡州三首·其二》
《衡州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秀邑八百里,古今题画难。

望高三楚近,影转七州寒。

北拆知蛮尽,南低见斗宽。

路尽祝融寺,江倾兜率滩。

(0)
注释
秀邑:美丽的城市。
八百里:极言其广大。
题画:在画中描绘。
三楚:泛指长江中游的楚地。
影转:影子移动。
七州:古代行政区划,这里形容地域辽阔。
寒:寒冷。
北拆:北方的山脉逐渐消失。
蛮尽:蛮荒之地的尽头。
斗宽:形容天空开阔如斗。
祝融寺:古代著名的寺庙。
兜率滩:可能指江边的地名或景观。
翻译
秀美的城邑绵延八百里,自古以来作画都难以描绘其全貌。
远望它高耸入楚天,身影投射出寒冷的七州之景。
北边的山势显露出蛮荒的尽头,南边低矮处可见北斗星的广阔天空。
走到路的尽头便是祝融寺,江水倾泻于兜率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衡州(今湖南衡阳)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衡州的地理风貌和历史底蕴。首句“秀邑八百里”概括了衡州的广阔与秀美,接下来的“古今题画难”表达了衡州景色之独特,连古代画家都难以捕捉其全貌。

“望高三楚近,影转七州寒”通过视觉效果,写衡州山势高耸,仿佛接近楚地,其倒影又能映照出七个州的寒冷,形象生动,富有空间感。诗人运用数字“三”和“七”,增添了画面的层次和深远感。

“北拆知蛮尽,南低见斗宽”进一步描绘了衡州的地势特点,北边的山脉似乎延伸到蛮荒之地的尽头,而南边则显得低平,天空开阔,如同北斗星的宽度。

最后两句“路尽祝融寺,江倾兜率滩”以祝融寺和兜率滩作为衡州的标志性景观,暗示了衡州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胜地,也是人文景观的汇集之处,路的尽头和江水的倾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体来看,陶弼的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衡州山水的描绘,展示了衡州的雄浑与秀美,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过高邮州

黄龙晓发近盂城,上岸乘骢按辔行。

綪茷珩紞却虚饰,黔围黎绕验真情。

早知江国民居庶,且喜槐街米价平。

历阅党军堤复旧,回思去岁尚心惊。

(0)

赐两江总督尹继善

保障资三省,忠勤著两朝。

节楼无过久,幕府独称超。

善得军民服,兼能上下调。

暇还工作诵,吉甫可同条。

(0)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诸吏韵

四海皆吾家,羽林无烦棷。

游豫本为民,民艰廑咨剖。

忽生乎所易,懈萌在经久。

而吾何敢然,慎终励其首。

巡方法皇祖,视膳奉文母。

南邦已莅止,农实勤南亩。

风俗不异前,教养应善后。

善后非更张,章程贵谨守。

老幼尽安怀,闾阎自亲友。

庶几休以息,世共登仁寿。

三赓缅尧巍,一意懋汤负。

(0)

过㟃峿山·其二

拂庐停跸对青山,石洞流泉想像间。

合十僧雏纷候辇,可知虚掷半朝閒。

(0)

万松山停跸·其三

春风琳宇小停骖,几坐青云映碧潭。

谩议小山无故事,八公见说晤淮南。

(0)

阅本

封篆例应过节开,阁章今日驿传来。

敢云批阅吾闲矣,益敕几康其慎哉。

问俗巡方惟敬事,察言观行更量材。

重熙处泰宜何务,尧典钦明一语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