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当持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
正当盛暑都无热,不有薰风亦自凉。
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
有时更取龙皮浸,凛凛如飞六月霜。
见说当持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
正当盛暑都无热,不有薰风亦自凉。
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
有时更取龙皮浸,凛凛如飞六月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避暑的理想场所,通过对清凉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新自然界的向往和热爱。诗中的“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营造了一种高空临深谷、竹林环绕的幽静氛围。"正当盛暑都无热,不有薰风亦自凉"则突出了这种环境在炎热夏季中依然能够保持清凉,甚至不受外界热浪影响,自成一体。
接着“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一句,更深化了对这个避暑胜地的赞美。这里的“同日月”指的是时间的同步,但由于环境的不同,诗人有种错觉,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甚至误以为是天上的两个太阳或月亮。
最后,“有时更取龙皮浸,凛凛如飞六月霜”则在描绘诗中所处之地的特殊现象。"龙皮浸"是一种传说中的物质,可以吸收水分,"凛凛如飞六月霜"形容的是一种极端清凉的气候,如同夏季却下起了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避暑胜地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新自然界的向往,以及在炎热夏日中寻求心灵慰藉和躲避酷暑的愿望。
乘流汎春渚,荡荡木兰桡。
日射水头红,微风翼柔条。
轻衣入芳树,重阴覆河桥。
缓步胜安车,遵畬盼新苗。
真乐岂景物,百龄如一朝。
山酌薄醇醪,清辞当歌谣。
心与诸境泠,寓目皆逍遥。
烟光澹将夕,黄鸟鸣咬咬。
倚杖望櫩际,去来谁为招。
含情迟回涂,此道何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