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跋六无诗卷后》
《跋六无诗卷后》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六无信笔成,无令浪流传。

它时达官知,人人愿南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对六无诗卷的跋语,充满了对诗歌创作与流传的深思。

“六无信笔成,无令浪流传。”这两句首先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自由与随性态度的赞赏,认为诗歌应当出自真挚的情感,而非刻意雕琢。同时,也提醒世人不要轻易地传播未经深思熟虑的作品,强调了作品质量的重要性。

“它时达官知,人人愿南迁。”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诗歌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它暗示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那些有权势的人会认识到优秀作品的价值,并愿意为此付出行动,比如支持文学创作或推广文化。同时,“人人愿南迁”可能隐含着一种对理想生活或精神追求的向往,即人们渴望通过诗歌或其他艺术形式达到心灵的满足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题清凉寺

万古清凉一掬泉,十分随量得轻安。

要知彻底无尘滓,照破天魔骨尚寒。

(0)

代饯无为马使君口号

伏波勋业风流远,皂盖朱轓尚小州。

一曲阳关双别泪,百壶清酒两遨头。

三年牢落应难借,五马踟蹰更少留。

珍重促装归汉阙,胡床空复庾公楼。

(0)

醉中作桐乡歌别王明府

故城叠巘临高台,古木到天猿鸟哀。

桐乡官寺山水里,泉声常疑骤雨来。

吾祖政成朱邑后,文采风流今未朽。

王郎游刃无全牛,籍甚能名传众口。

弦歌之声得故人,车殆马烦开芳樽。

明朝更指南斗去,相思目断江湖春。

(0)

句·其二

酒成碧后方堪饮,花到白来元自香。

(0)

仙居禅院

潇洒仙居院,楼台烟霭中。

夜泉清浸月,午铎冷摇风。

转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

一尊林下醉,此兴谁与同。

(0)

故承议李公挽词·其一

荦荦豪英内,如公迥不群。

胸中妙庄老,笔下蔼机云。

勋业知谁睹,声名只自闻。

空馀柏庄柏,弥望拱高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