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所筑埭,未叹曲池平。
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
僧构擅空阔,浮光飞栋甍。
维斗天司南,其下百渎倾。
贝宫产明月,含泽遍诸生。
槃礴淮海间,风烟侵十城。
籁箫吹木末,浪波沸庖烹。
我来杪摇落,霜清见鱼行。
白鸥远飞来,得我若眼明。
佳人归何时,解衣绕厢荣。
谢公所筑埭,未叹曲池平。
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
僧构擅空阔,浮光飞栋甍。
维斗天司南,其下百渎倾。
贝宫产明月,含泽遍诸生。
槃礴淮海间,风烟侵十城。
籁箫吹木末,浪波沸庖烹。
我来杪摇落,霜清见鱼行。
白鸥远飞来,得我若眼明。
佳人归何时,解衣绕厢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外舅孙莘老守苏州留诗斗野亭庚申十月庭坚和》。诗中,黄庭坚通过对谢公所建的斗野亭的描绘,赞美了亭子的壮丽景色和地理位置的重要。他提及苏州的秋天清新,僧侣们在此建筑显得空旷开阔,斗野亭仿佛引导着南方的星辰,周围河流众多。月亮如贝宫般明亮,滋润着万物,亭子位于淮海之间,风烟笼罩着周围的十座城池。
诗人还描述了风吹树木、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自己在深秋时节来访,能清晰看到游鱼,感受到宁静。白鸥翩然而至,似乎因他的到来而眼前一亮。最后,他表达了对佳人早日归来,共享此美景的期盼,想象她会欣喜地围绕厢房。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