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林雪竹》
《高林雪竹》全文
元 / 王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弄月吟风一万竿,翠云缭乱拂青鸾。

岁寒别有精神在,宜凭阑干雪里看。

(0)
鉴赏

这首诗《高林雪竹》由元末明初诗人王行所作,通过对“弄月吟风一万竿,翠云缭乱拂青鸾。岁寒别有精神在,宜凭阑干雪里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与赞美。

首句“弄月吟风一万竿”,以“弄”和“吟”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月光下随风摇曳的情景,仿佛它们在轻声细语,与月光、微风共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这里的“一万竿”并非实指,而是夸张的手法,强调竹林之广袤与繁盛。

次句“翠云缭乱拂青鸾”,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生机与活力。翠绿的竹叶如同缭绕的云彩,轻轻拂过青色的鸟儿(青鸾),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竹叶与鸟儿之间的亲密互动,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第三句“岁寒别有精神在”,点明了竹子在严冬时节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岁寒”不仅指季节的变化,更象征着困难与挑战,而“精神在”则表达了竹子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其高洁与坚韧的品质,寓意着人应具备的高尚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一句“宜凭阑干雪里看”,建议读者在雪后观赏竹林,此时的竹子被白雪覆盖,更加凸显其清雅脱俗之美。这句话不仅提供了欣赏竹林的最佳时机,也暗示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们能够更好地领悟到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精神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王行
朝代:元   字:止仲   号:淡如居士   籍贯:元明间苏州府吴县   生辰:1331—1395

(1331—1395)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猜你喜欢

致败·其一

一挫兵常尔,天心岂右胡。

自缘蛇豕众,未必虎罴懦。

垂翅良当奋,收馀或可图。

我观能败者,遵养亦非徒。

(0)

搆秋思亭于百宜山中作诗六绝·其二

晓踏空林万叶飞,偶循幽径结山扉。

几枝霜干横清影,一抹寒烟守翠微。

(0)

五羊秋

五羊秋,二□愁。倚鞍悲落日,解笠叹枯丘。

嚣佗岂是寻常物,陵律空贻万载羞。

(0)

连雨未息即见漫成

高轩当雨岫,氛霭望中盈。

湿鸟频舒翅,风松共落声。

奔泉千壑竞,涨海一潮平。

幽事凭谁说,群蛙莫漫鸣。

(0)

重葺山居十绝·其六

欲罢长勤谢懒童,不妨微雨趁朝风。

平分岸草舒遥绿,细浥园花注小红。

(0)

伤怀五绝·其二

苍松尽日舞烟风,为爱林栖息意同。

一自秋霜凋露白,懒从春水问溪红。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