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伯起李伯襄诸子》
《寄李伯起李伯襄诸子》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凤笙曾向隔溪闻,此日仙源路已分。

藜杖乍移花底月,荷衣犹带洞中云。

探来秘检堪遗俗,佩有灵符可赠君。

自笑尘缘销未得,却教猿鹤怨离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语,充满了对自然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首句“凤笙曾向隔溪闻”,以凤笙的传说象征着高雅与神秘,引出对远方仙境的遐想。接下来,“此日仙源路已分”则表达了时光流转,仙源之路已成回忆的感慨。

“藜杖乍移花底月,荷衣犹带洞中云”两句,通过描绘行者在月下行走于花丛间,衣上还残留着洞府中的云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这种景象既是对友人隐逸生活的想象,也是诗人内心追求的理想状态。

“探来秘检堪遗俗,佩有灵符可赠君”表明诗人希望友人能探寻到那些能超越世俗的秘籍,并愿意将灵符赠予对方,寓意着对友人精神提升的期待和祝福。

最后,“自笑尘缘销未得,却教猿鹤怨离群”表达了诗人虽有脱离尘世的渴望,但现实的羁绊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因此让山中的猿鹤也为之感到遗憾。这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叹,也暗含了对友人能够摆脱尘世束缚、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对超脱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次荔支韵赋·其四

正赏端阳荔子肥,珊瑚清映雪罗衣。

谁向樽前挥綵笔,只今容有谢玄晖。

(0)

次荔支韵赋·其一

猩红染就锦苞肥,解映金袍与绣衣。

几度醉吟芳树下,浑疑夜燎续朝晖。

(0)

郦彦诚蕲州·其二

郦生风采故依然,奉母还乡鬓尚玄。

升堂喜见高都护,对酒应怀葛稚川。

(0)

师林十二咏·其八卧云室

入窗才一缕,满室便氲然。

任使频舒卷,山僧自稳眠。

(0)

将之镡城留别冶城诸彦·其二

十载吟秋卧翠微,三年宦薄日边归。

玉华花鸟应相送,依旧闽南一布衣。

(0)

浮亭夜集

纵酒閒亭歌复悲,那堪春草思离离。

朱门按剑谁先达,沧海论心愧后期。

郭里莺声惊雨歇,津边柳色向坡垂。

题诗寄远无持赠,偏忆追陪到习池。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