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吾无策,迎亲仕屡惊。
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三径犹须禄,群飞不复情。
山林早回首,诗酒且平生。
济世吾无策,迎亲仕屡惊。
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三径犹须禄,群飞不复情。
山林早回首,诗酒且平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得亲老家问二首(其二)》。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个人功名的淡然。
"济世吾无策,迎亲仕屡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无法提供解决方案的无奈,以及在仕途上频繁遭遇惊吓的辛酸。这里的“济世”指的是救治国家大事,“无策”则表现出诗人的无力感。而“迎亲仕屡惊”则是说尽管诗人回到家乡,但仕途上的坎坷和变动让他时常感到惊惶。
"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国家大事难以收拾,以及个人的功名与荣耀相比之下显得渺小。“乾坤裂”形象地描述了天地之间的裂痕,即国家和社会的大乱,“未补”则是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簪笏达何荣”则是说即便是官帽上的簪(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装饰品)也无法带来真正的荣耀。
"三径犹须禄,群飞不复情。" 这两句中,“三径”指的是隐逸之士退隐山林的小路,而“犹须禄”则表明即便是隐逸生活,也还是需要一些物质上的支持。而“群飞不复情”则是说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山林早回首,诗酒且平生。"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安慰。诗人希望能早些回归自然山林之中,而在此之前,以写诗饮酒来平淡度过一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力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归隐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