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吕梁观澜送张副郎》
《吕梁观澜送张副郎》全文
明 / 谢一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吕梁疏凿势峥嵘,骇浪奔湍吼怒鲸。

峭石江心排剑戟,狂风眼底碎瑶琼。

萦行好是回波浪,震荡时惊拔树声。

君去推蓬应有感,不妨于此濯尘缨。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吕梁山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磅礴气势。首句“吕梁疏凿势峥嵘”,开篇即以峻峭山势展现吕梁的独特风貌,峥嵘二字生动描绘出山势之险峻。接下来“骇浪奔湍吼怒鲸”一句,通过“骇浪”、“奔湍”、“怒鲸”的形象,展现了水流的汹涌澎湃,仿佛怒涛翻滚,咆哮之声震耳欲聋。

“峭石江心排剑戟,狂风眼底碎瑶琼”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江面与风浪的激烈交锋。峭立的岩石如同排列的剑戟,而狂风则将江面上的冰晶(瑶琼)击得粉碎,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

“萦行好是回波浪,震荡时惊拔树声”则转而描写水波的动态美,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回波浪绕行于水面,既美丽又富有韵律感;而当水波震荡时,连远处的树木也被惊动,发出声响,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互动。

最后,“君去推蓬应有感,不妨于此濯尘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希望友人能借此机会洗涤心灵,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谢一夔
朝代:明

谢一夔,古源(今乔乐乡前泽花园)人,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8年)。天顺四年进士,明英宗钦点状元,曾出任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其一生著述颇丰,修《英宗实录》、《宋元通鉴纲目》、《续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并着有《谢文庄公集》、《力余福》等,还曾为明宪宗、孝宗父子的老师,是明代中叶一位颇具声名的大臣、学者。
猜你喜欢

出安平山口自此无山矣作别山诗

自我出邬郊,两山翼我行。

徘徊不忍去,为雨阻我程。

我程不可阻,前山当我横。

浰阳到斑竹,翳荟复峥嵘。

中宵与之语,山鬼若见听。

衣上西山云,头上蒙泉缨。

与君未始别,此别莫关情。

明朝出山去,一笑汉江清。

(0)

谢姜夔秀才示诗卷从千岩萧东甫学诗

千岩一派落都城,承露金盘尔许清。

古体黄陈家格律,短章温李氏才情。

等闲又得诗人处,咫尺相过故将营。

想见红尘乌帽底,几多怀玉未知名。

(0)

监利许知县见示诗卷

哦君五十四篇诗,燃尽青藜杖一枝。

长韵屈平经里思,短章介甫集中辞。

只因云梦曾游耳,便把江山尽得之。

割我锦机君已甚,不须更遣世人知。

(0)

重午饮赵园再和

香玉尊前剥嫩金,已逢佳节又逢霖。

从教岁月催华发,谁识乾坤有赏心。

家在山林仍近市,手栽花木渐成阴。

更开石井依桐叶,我欲时来作一吟。

(0)

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其一

千年把号趁朝班,犹著青衫候晓关。

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

文章奇古源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

师友平生能几许,又随征雁看湘鬟。

(0)

绍兴孙察推席上

孙郎觅句有新声,场屋当年更老成。

曾草摩空殿前赋,却来晚饭越中行。

僧廊罢雪窗犹曙,佛塔无风铎自鸣。

客到莫嫌花酒少,三从事与两卿卿。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