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珊瑚树。问鲛人、几时擎出,碎为繁露。
茜女拾来纫成佩,妆点江南岁暮。
便掩映、含章窗户。
更着绛绡笼玉骨,怕黄昏、不向孤山路。
银烛暗,未归去。梦中曾被梨云误。
最难忘、长沙形胜,水声东注。
若见何郎须相报,不改扬州韵度。
道秾艳、尚堪重赋。
一点酸心浑不死,笑桃根、桃叶非吾故。
空谷底,谩延伫。
海底珊瑚树。问鲛人、几时擎出,碎为繁露。
茜女拾来纫成佩,妆点江南岁暮。
便掩映、含章窗户。
更着绛绡笼玉骨,怕黄昏、不向孤山路。
银烛暗,未归去。梦中曾被梨云误。
最难忘、长沙形胜,水声东注。
若见何郎须相报,不改扬州韵度。
道秾艳、尚堪重赋。
一点酸心浑不死,笑桃根、桃叶非吾故。
空谷底,谩延伫。
这首元末明初词人邵亨贞的《贺新郎·其三》以海底珊瑚和鲛人的传说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的画面。词中通过“海底珊瑚树”象征珍贵而隐秘的美好,暗示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茜女拾来纫成佩",则展现出女性的巧手和对美的追求,使得江南的冬季增添了几分温婉。
接下来,词人借“含章窗户”和“绛绡笼玉骨”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清冷而雅致的氛围,黄昏时分的“银烛暗”更增添了孤独感。然而,主人公并未因此离去,而是沉浸在梦境中,被“梨云”所误,反映出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现实,提及“长沙形胜”和“水声东注”,寓言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逝去的时光。主人公期待遇见“何郎”,希望对方保持原有的风度和才情,再次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他感叹“一点酸心浑不死”,表明他对情感的执着,以及对旧爱的难以割舍,尽管那些情感已不属于他。
最后,词人以“空谷底,谩延伫”作结,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在孤独中长久等待的心情,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綵舟驻阊门,初与子相识。
长空翥秋隼,爽气横八极。
摛辞镂圭璋,吐论森剑戟。
邓侯不愿仕,志在书竹帛。
长缨系单于,落落蕴奇策。
气吞流沙外,意无燕然北。
虎牙有馀勇,戎虏非彊敌。
会当朔风劲,仗钺控鸣镝。
老夫惭衰谢,见子徒感激。
平生谬经纶,此意已寥寂。
信哉功名会,事道古难必。
穷通付时命,未足为悦戚。
馀生如鼹鼠,满腹微分毕。
行矣脱簪缨,翛然适吾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