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朝制诏九年称,烈武功高后世兴。
坐举不周天柱正,亲扶旸谷日车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东朝制诏九年称,烈武功高后世兴。
坐举不周天柱正,亲扶旸谷日车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为悼念大行太皇太后而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高度赞扬和哀思。首句“东朝制诏九年称”,说明太后在位时间长久且影响力深远,制度诏令流传九载,显示出她的威望和治国才能。次句“烈武功高后世兴”则强调了太后功绩显著,不仅个人英勇,还为后世繁荣奠定了基础。
“坐举不周天柱正”描绘了太后公正无私,如同支撑天地的天柱般稳固,确保国家秩序井然。“亲扶旸谷日车升”进一步比喻她亲自推动国家发展,如同日出东方,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第三联“班行尚想延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回忆起太后生前在朝廷的威仪,延和殿是群臣集议之地,永厚陵则是她的陵寝,表达了对太后逝去的深深怀念。
最后一句“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以洛水和嵩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烘托出哀悼的氛围,官员们遥望远方,悲痛之情难以言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秦观对大行太皇太后的敬仰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