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其一》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0)
注释
道丧:道德沦丧。
老成:老一辈的稳健作风。
衰晚:年迈体衰。
刑名:法律事务。
樗散:懒散无为。
圣明:圣明的时代。
阿奴:子孙。
碌碌:勤勉务实。
门户:家业。
全生:保全生命财产。
翻译
尽管道德沦丧已久,我还赶得上老一辈的稳健。
现在我们都已年迈体衰,哪里还有心思去处理法律事务。
懒散就随它去吧,我借着圣明的时代为自己的放纵找借口。
子孙们必须勤勉务实,家业才能保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属于古典诗歌中的七言律诗。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哲思。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情境。"道丧"意指道德或理想的消亡,"云久"则表明这一过程已经持续很长时间。诗人自称“吾犹及老成”,意味着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记得那逝去的时光和曾经的承诺。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这里,“如今”指代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状态,"各衰晚"形容夜深人静,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沦。"那更治刑名"则暗示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反思过往,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诗人的态度转变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懒惰"和"樗散"都是形容诗人放松、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而"疏狂托圣明"则表露了诗人内心追求精神自由,希望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达到某种高尚和清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最后两句,"阿奴"是对自己的一种亲切称呼,“须碌碌”则表达了诗人对平静、安稳生活的渴望。"门户要全生"意味着希望自己的家宅完整无缺,保持一份完满和安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苏轼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乙未除夕

华发荏居诸,寒更四壁虚。

独怜分岁酒,谁换纪祥书。

橘碗喧童稚,松棚照井闾。

晚农方授稼,残腊又经除。

(0)

木绵花树歌

楼台影里光如蓦,氤氲海气笼山郭。

踏青已过春未阑,别有芳菲趁行乐。

昨朝禁火家无烟,炊向枝头烘欲然。

扶疏槐柳千丛锦,最爱江南谷雨天。

暄风飘断官亭雨,杜宇啼红不知处。

好是东皇驻六师,朱旗绛节云中举。

(0)

禽言·其一

故国故国,谁者国。不是迷楼,定是铜雀。

噫嘻吁嘻,杨柳无丝城无廓。

(0)

梦后书事六首·其二

十二青楼夹路斜,窗前杨柳上仙家。

自从跨鹤归何处,零落东风第一花。

(0)

戏答李伯襄·其四

别路风尘万态新,相思宁在柳园春。

故人纵是音书寡,折得垂杨不寄人。

(0)

端阳后二日何瑞虞龙周勚何龙友家霞举幼度桢卿有开文度集紫芝园席上各赋七言四律醉后又以客兼才子会乐任主人为十字为韵各赋·其二才字

绿野孤亭色,青云众妙才。

可能双宝剑,不为故人开。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