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烈翊中兴,楚材冠当代。
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废。
湘乡接桐城,雄跨欲无对。
羽翼郭与吴,云龙瞻进退。
湘绮别树帜,映古纷杂佩。
末运稍衰竭,能者犹数辈。
袁子生其乡,沾被笃所爱。
壮志遂时杰,纵辔忘历块。
惘惘终自返,一几八家在。
温故效语言,有颖出荒秽。
九霄湛露垂,挹之滋渴肺。
此事根效友,冥漠盈万态。
贱简竖儒业,孤呓绝狂吠。
我老馀诱子,物外馨謦欬。
武烈翊中兴,楚材冠当代。
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废。
湘乡接桐城,雄跨欲无对。
羽翼郭与吴,云龙瞻进退。
湘绮别树帜,映古纷杂佩。
末运稍衰竭,能者犹数辈。
袁子生其乡,沾被笃所爱。
壮志遂时杰,纵辔忘历块。
惘惘终自返,一几八家在。
温故效语言,有颖出荒秽。
九霄湛露垂,挹之滋渴肺。
此事根效友,冥漠盈万态。
贱简竖儒业,孤呓绝狂吠。
我老馀诱子,物外馨謦欬。
这首诗是陈三立对同乡好友袁伯夔的赠诗,赞扬了袁氏在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诗中提到袁伯夔如同武烈之士推动中兴,楚地人才出众,他的文章派系繁盛,如同湘乡与桐城并驾齐驱。诗人以郭与吴为羽翼,比喻袁伯夔的影响力和进步势头。湘绮学派独树一帜,虽末世略显衰落,但仍有少数英才如袁子般璀璨。
袁子深受家乡文化熏陶,豪情壮志使他在文学上成为一时俊杰,不受世俗阻碍。然而,他最终回归本真,寓教于乐,用温故知新的方式传播语言,其智慧如九霄之露,滋润人心。诗人认为,这种友情源于深厚的友谊,超越世俗,犹如孤高的学者,远离尘嚣,只有他们之间的交谈才是最珍贵的。
陈三立以自己的老去,寄语袁伯夔,希望他能在物外的世界中保持清新之气,他们的交流如同馨香的咳嗽声,充满了诗意。整首诗赞美了袁伯夔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