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衣中夜起,秣马早鸣鞭。
残月不照地,明星犹在天。
出门频问晓,历涧暗闻泉。
翳翳东林外,山云杂陇烟。
揽衣中夜起,秣马早鸣鞭。
残月不照地,明星犹在天。
出门频问晓,历涧暗闻泉。
翳翳东林外,山云杂陇烟。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山中行进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揽衣中夜起,秣马早鸣鞭”,诗人深夜起床,准备出行,马儿也早已被唤醒,马鞭轻响,预示着即将启程。这种静谧而有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黎明前的寂静氛围。
接着,“残月不照地,明星犹在天”两句,通过对比残月与繁星,展现了夜晚向白昼过渡的微妙变化。残月虽已隐去,但星辰依然点缀于天际,为这初醒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出门频问晓,历涧暗闻泉”则进一步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细节。诗人频繁询问是否天已亮,同时在幽暗的山谷间隐约听到泉水潺潺,这些声音与环境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中清晨的独特韵味。
最后,“翳翳东林外,山云杂陇烟”以东边的树林和缭绕的山云结束全诗,将视线引向远方,暗示着旅程的广阔与未知。树林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山云与田间的烟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山中晓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山中特有的宁静与美丽,以及旅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阴森樊侯庙,古木澧水傍。
兹民畏如生,奔走豕与羊。
家家奉侯讳,若在父母堂。
我来憩行役,再拜奠公觞。
缅思英豪姿,名与此水长。
风偃众树枝,拟若怒鬣张。
阴官有兵师,想在贲育行。
今兹戎虏骄,内为府库疮。
安得七尺躯,长戟再激昂。
横行匈奴中,庶以康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