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遇崔二有别》
《遇崔二有别》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大国多任士,明时遗此人。

颐颔尚丰盈,毛骨未合迍。

逸足望千里,商歌悲四邻。

谁谓多才富,却令家道贫。

秋风吹别马,携手更伤神。

(0)
注释
任士:有才能的人。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颐颔:面部,指面容。
迍:不顺,困厄。
逸足:骏马,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商歌:忧郁的歌曲。
贫:贫困。
秋风:象征离别和哀愁。
携手:两人牵手,此处可能指亲人或朋友。
翻译
在大国中人才众多,明君时代留下这样的人。
他的面容依然丰满,但命运还未让他顺利发展。
他有着奔腾千里的心志,却只能以悲伤的歌声触动四周邻居。
谁说他才华横溢,财富丰厚,却为何让家庭生活困顿。
秋风中送别他的马,更是让人感到心痛和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怀才不遇的士人形象,通过对他的外貌、心境和遭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大国多任士”一句,直指朝廷广纳贤士,但实际上如诗中的主人公却未能得到重用。这位士人在“明时”就已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却至今仍未得到应有的肯定和位置。他的容颜(颐颔)依旧光彩照人,气质(毛骨)尚未因年迈而有所消减,但内心深处却是满含着对现实的不满与哀伤。

“逸足望千里”表达了士人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而“商歌悲四邻”则透露出他对于周围环境的感慨,他通过吟唱古老的商朝之曲来抒发自己的悲凉情绪。诗中的主人公虽然才华横溢,但生活却并不富裕,反而家道贫穷。这是对他的境遇的一种无奈。

“秋风吹别马”则描写了离别时的场景,秋风习习,带有一丝凉意,似乎也在诉说着别离的凄楚。而“携手更伤神”则深化了这种情感上的触动,表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士人外貌、心境和遭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怀才不遇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人才埋没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结屋·其二

不识求仙意,浑忘入海年。

山明春镜里,江动画楼前。

云重崖成滴,雨微花欲燃。

知音百年后,不欲间时贤。

(0)

登北固甘露寺瞻彭杨诸将遗像

萧萧烟浪拍寒矶,独上空楼俯翠微。

乱后江山斜曰在,春深草木老莺飞。

九州多难英雄出,百战成功户口稀。

惆怅书生抱闲恨,眼中犹自有旌旂。

(0)

赠濮青士

瑟瑟西风白下门,萧萧黄叶雨中村。

惊闻海上鼋鼍驾,渐觉云中鸡犬喧。

避地已同秦逐客,投诗曾吊楚冤魂。

华胥旧梦凭谁续,朝士贞元几辈存。

(0)

哭六君子

圣朝不杀士,尼父吊三仁。

西市诸君子,东林旧党人。

涓涓流碧血,扰扰窜黄巾。

未必逢天怒,阴霾黯紫宸。

(0)

偶至田家作

自笑尘氛客,忽随沮溺群。

高林过疏雨,飞鸟逐行云。

瓮牖馀残春,郊原渐夕曛。

秋风将落叶,萧索不堪闻。

(0)

晚泊青草湖三首·其二

芦笋初生蕙叶滋,夕阳芳树屈原祠。

白云不尽伤心色,洲渚青青二月时。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