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尚书舅见寄》
《和尚书舅见寄》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欲随流水去幽栖,喜伴归云入虎溪。

深谢陈蕃怜寂寞,远飞芳字警沉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shūjiùjiàn
táng / shè

suíliúshuǐyōubànguīyún

shēnxièchénfānliányuǎnfēifāngjǐngchén

注释
欲:想要。
随:跟随。
流水:流水,比喻时光或生活的变化。
去:前往。
幽栖:隐居的地方,清静的住所。
喜伴:欢喜陪伴。
归云:归来的云彩,象征闲适的生活。
虎溪:地名,有隐士之风的地方。
深谢:深深感谢。
陈蕃:东汉时期的人物,以爱才闻名,这里借指欣赏者。
怜:怜悯,欣赏。
寂寞:孤独,寂寞,此处指诗人的内心状态。
远飞:远离尘世,寓意追求高洁。
芳字:美好的文字,可能指诗人的诗作。
警沉迷:警醒沉迷的人,提醒人们不要迷失。
翻译
我想要随着流水,去寻找一个宁静的居所,
欢喜伴随归来的白云,一同进入那虎溪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欲随流水去幽栖",这里“流水”象征着宁静无为的自然景观,“幽栖”则意味着隐居于深山老林中,这两者结合,便是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接着的"喜伴归云入虎溪",“归云”常用来比喻游子回家或隐士归山,而“虎溪”则可能是具体的地名或者虚构之地,代表着一个清幽而又不失雄伟的地方。这里诗人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之情。

"深谢陈蕃怜寂寞"一句中,“陈蕃”应是诗人朋友或知己的名字,“怜寂寞”则表明诗人对于陈蕃在其孤独寂寞时给予关怀和理解的感激之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盼。

最后"远飞芳字警沉迷",“远飞芳字”可能是指远方来信或者书信中的美好文字,“警沉迷”则意味着这些文字能唤醒或提醒那些陷入世俗之中、迷失方向的人。这里诗人通过友人的书信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启迪。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种种烦恼与束缚的超脱与逃离。这是一首充满了乡愁与隐逸之情的诗作。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夜直新草堂

小筑向山尖,旁村路已添。

贤人常欲至,象纬不劳占。

树杪云连榻,藤梢月度帘。

自惭惟偃仰,徒尔负书签。

(0)

和诸父老喜晴四首·其三

凄风苦雨总堪伤,况复抽丁戍海旁。

此际独疑人世异,扶锄遮路说农桑。

(0)

墩中偶述

水国逢秋霁,山庄未夕昏。

临池书满幅,入室酒盈尊。

客子空弹铗,儿童懒候门。

祇惟常阒寂,愧比谢公墩。

(0)

赠小金山僧

忽忆灵州古寺间,江山曾识长公颜。

禅参隐语知多少,惟有无生是大还。

(0)

寓郭外别业

江郭侧径云一隈,石壁历乱悬莓苔。

水长初逢鸂鶒浴,烟消远辨辛夷开。

贤人无来孤象纬,俗物难遣空徘徊。

祇应黯黯客怀恶,尺牍细行谁与裁。

(0)

送萧广文转官延安

萧字惊看惜解携,清樽留恋绿杨堤。

奎光入夜人争仰,遍照江南又陜西。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