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作农家处处忙,金珠非是疗饥方。
京华只识笙歌乐,岂识男耕与女桑。
东作农家处处忙,金珠非是疗饥方。
京华只识笙歌乐,岂识男耕与女桑。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农村繁忙的农事景象。"东作农家处处忙"一句,通过"东作"点明了春季农忙时节,农民们忙碌的身影遍布田间。"金珠非是疗饥方"则暗示了农人生活的艰辛,他们辛勤劳动,但金银珠宝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暗示了农耕生活的现实困境。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批评了京城中的人们只知道享乐,沉溺于笙歌宴乐之中,对农人的辛劳和农业的重要性一无所知。"京华只识笙歌乐,岂识男耕与女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忽视农事的忧虑,以及对淳朴农耕文化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揭示了古代社会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农耕文明的深深敬意。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
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
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龂腭。
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
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
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
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馀年。
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
辅车龂腭,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曾何足以少安。
嘻!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
发衰辞头,叶枯辞树。
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
独不闻诸道经,我身非我有也,盖天地之委形。
君何嗟嗟?又不闻诸佛说,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由是而言,君何有焉?
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胡为乎嗟嗟于一牙一齿之间。
吾应曰:吾过矣,尔之言然。
《齿落辞》【唐·白居易】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龂腭。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馀年。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辅车龂腭,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曾何足以少安。嘻!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发衰辞头,叶枯辞树。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独不闻诸道经,我身非我有也,盖天地之委形。君何嗟嗟?又不闻诸佛说,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由是而言,君何有焉?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胡为乎嗟嗟于一牙一齿之间。吾应曰:吾过矣,尔之言然。
https://shici.929r.com/shici/rNLcJf6UW.html
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
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
醉依香枕坐,慵傍煖炉眠。
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