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洞归来日已低,水村山市晚烟迷。
行人问我来时路,笑指孤云鹫岭西。
出洞归来日已低,水村山市晚烟迷。
行人问我来时路,笑指孤云鹫岭西。
这首诗描绘了游人从张公洞归来时的景象与心境。首句“出洞归来日已低”,以“日已低”点明时间之晚,暗示游人经历了洞中幽深的探索后,终于走出洞口,却已夕阳西下,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旅程结束的氛围。
次句“水村山市晚烟迷”,进一步渲染了归途的景色。水边的村庄、山间的集市在傍晚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也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归家的不易。这里的“晚烟迷”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第三句“行人问我来时路”,则通过一个行人的视角,将诗人的归途与他人产生联系,增加了故事的互动性。这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诗人与外界的交流,以及他所经历的旅程对旁观者的影响。
最后一句“笑指孤云鹫岭西”,是诗人对询问者的回答。他以轻松的语气,指向远处的孤云和鹫岭,暗示了自己归途的方向。这里的“笑”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满足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这一句也巧妙地呼应了开头的“出洞归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程闭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互动,展现了游人从探索到归来的完整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旅途之感和心灵的释放。
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
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
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
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
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
只愁此纸卷春去,明日重来花在地。
日既去,日复来。
来如赴,去如颓。
来是谁约?
去是谁推?
一来一去,彼此自禅续。
无与我事,何故使我心惊猜?
似乎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无种是汝栽。
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自我而数指作枚。
我今行年已七十,历日二万五千枚。
所该百而去七大大半,又复使我心惊呆。
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
何况人生不满百,疾乌捷兔又如此而相催。
我思天地灵长之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然后运穷劫尽荡而为灰。
吾人亦谓参三才,胡乃其气短索不得相追陪。
准天地而言,人眇尘海之一埃。
慨岁月之玩人,同今古而一雷。
我无长绳系日住,亦无长戈挥日回。
亦不知学仙能久视,亦不知托佛能轮回。
而今而后,去之日付一杯,来之日付一杯,不忧罄其瓶,耻其罍。
春暖秋凉,山边水隈,访黄菊,寻白梅。
秋月自与吾虑净,春云自与吾怀开。
昼游之地吾蓬莱,夕息之处吾夜台。
以殇视我吾老大,以彭视我吾婴孩。
信寿夭,吾何以外。
请享此见在,不乐胡为哉!
《悯日歌(弘治丙辰,七十岁作)》【明·沈周】日既去,日复来。来如赴,去如颓。来是谁约?去是谁推?一来一去,彼此自禅续。无与我事,何故使我心惊猜?似乎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无种是汝栽。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自我而数指作枚。我今行年已七十,历日二万五千枚。所该百而去七大大半,又复使我心惊呆。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何况人生不满百,疾乌捷兔又如此而相催。我思天地灵长之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然后运穷劫尽荡而为灰。吾人亦谓参三才,胡乃其气短索不得相追陪。准天地而言,人眇尘海之一埃。慨岁月之玩人,同今古而一雷。我无长绳系日住,亦无长戈挥日回。亦不知学仙能久视,亦不知托佛能轮回。而今而后,去之日付一杯,来之日付一杯,不忧罄其瓶,耻其罍。春暖秋凉,山边水隈,访黄菊,寻白梅。秋月自与吾虑净,春云自与吾怀开。昼游之地吾蓬莱,夕息之处吾夜台。以殇视我吾老大,以彭视我吾婴孩。信寿夭,吾何以外。请享此见在,不乐胡为哉!
https://shici.929r.com/shici/dBkP9V.html
转费揩摩转减光,苦无障翳只荒荒。
俯眉作字仍虚画,触鼻看书反差行。
盖幅鲛绡花懵懂,隔重云母月微茫。
从前了了都休说,青白甘输与阮郎。
苦无聊赖坐新聋,终日腾腾兀兀中。
著味笑堪陪座客,搀分痴好作家翁。
跳江昨夜安秋枕,堕叶明朝问朔风。
非是是非还自有,我无闻听便应空。
风袭虫攻两祸端,左车淰淰载梅酸。
舌都无恙先输弊,唇未云亡莫罪寒。
送药亲朋徒说效,劝餐儿女不知难。
老年饮食非轻事,又差今年醉牡丹。
东海鸷禽身干小,毛紧骨耸睛皎皎。
就蠙饱饲十年肉,要与郅都同一考。
掌中久矣无驾鹅,报主但未呈枭慓。
壤间鸱鼠坐龌龊,何足当拳乃轻挢。
拙鸱以逸待尔劳,竭力睢盱仰张爪。
捽头陷目出不备,两点华星光莫晓。
呜呼!
勇不可恃,志不可盈。
拙鸱瞠目笑尔盲,尔鸷不复言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