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拈笔无一字。
结客近三千,缓急不可恃。
闭门谢客客从呼,焚书烧笔坐虚无。
饱饭三时无一事,坦腹击缶歌乌乌。
读书破万卷,拈笔无一字。
结客近三千,缓急不可恃。
闭门谢客客从呼,焚书烧笔坐虚无。
饱饭三时无一事,坦腹击缶歌乌乌。
这首诗《醉中题壁》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酒醉后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交友、读书的深刻反思。
首句“读书破万卷,拈笔无一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读过无数书籍,却在提笔之际感到无从下笔的尴尬境地,暗示了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以及灵感与创造力的匮乏。
接着,“结客近三千,缓急不可恃”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广泛交际的反思。他结交了众多朋友,但在紧急关头却发现这些人并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表达了对友情价值的质疑和对真正可靠关系的渴望。
“闭门谢客客从呼,焚书烧笔坐虚无”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选择闭门谢客,不再依赖外在的人际关系,而是转向内心的自我反省,甚至不惜销毁书籍和笔墨,象征着他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决裂和对新生活的探索。
最后,“饱饭三时无一事,坦腹击缶歌乌乌”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生活画面。诗人享受着简朴的生活,没有过多的忧虑和烦恼,以击缶唱歌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体现了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酒醉后的内心独白,深刻探讨了知识与实践、友情与孤独、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普遍困惑。
天地大逆旅,浮生远行客。
大无万里异,远不百年役。
乘流惟其遇,得性从所适。
何必思旧乡,而复名一宅。
此邦非吾土,此庐非我迹。
彼我苟巳齐,宾主不足择。
终树宿所好,及閒易为力。
芳草十馀品,往往手自植。
春风二月交,重叠庭下碧。
欣欣生意好,一一见颜色。
对之默终日,澹若无情极。
四时背人驰,壮士每叹息。
忧来忽无方,外物不可释。
中和一相伐,头发先为白。
萱乎尔能忘,于我独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