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匡庐山》
《登匡庐山》全文
明 / 袁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岧岧庐岳近天都,万丈丹梯鸟道孤。

树里泉声飞瀑布,空中烟雾起香炉。

峰形下瞰莲花岭,江势遥吞彭蠡湖。

白鹿仙岩何处是,却看五老在虚无。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袁帙的《登匡庐山》,以壮丽的山水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庐山的雄奇与幽静之美。

首联“岧岧庐岳近天都,万丈丹梯鸟道孤”,开篇即以“岧岧”形容庐山之高峻,仿佛直抵天际的“天都”。万丈丹梯,象征攀登之路的险峻,而“鸟道孤”则突出了山路的蜿蜒曲折与孤独,营造出一种登山的艰难与壮志。

颔联“树里泉声飞瀑布,空中烟雾起香炉”,通过“树里”、“空中”两个空间层次的转换,描绘了山林间的清泉飞溅成瀑布,以及云雾缭绕中香炉升起的景象,动静结合,展现了庐山的生机与神秘。

颈联“峰形下瞰莲花岭,江势遥吞彭蠡湖”,进一步扩展视野,从山峰俯瞰莲花岭的秀美,又遥望江水汇入彭蠡湖的浩渺,展现了庐山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以及宏大的自然格局。

尾联“白鹿仙岩何处是,却看五老在虚无”,以“白鹿仙岩”的传说引入,引人遐想,同时也表达了对庐山仙境的向往。最后“却看五老在虚无”,既是对前文景色的总结,也暗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着在自然的宏大与神秘面前,人类的智慧与存在显得微不足道,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壮丽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袁帙
朝代:明   字:永之   号:胥台山人   籍贯:明苏州府吴县   生辰:1502—1547

( 1502—1547)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永之,号胥台山人。袁褒弟。嘉靖五年进士。选庶吉士。张璁恶之,谓其人不宜在禁近,出为刑部主事,改兵部。坐官衙失火,谪戍湖州千户所。赦归,官至广西按察佥事。有《皇明献实》、《吴中先贤传》、《世纬》、《胥台集》。
猜你喜欢

竹枝歌六首·其三

江水出峡过夔州,长流直到海东头。

郎应若有思家日,应教江水复西流。

(0)

题张校理画

寒色初凝野,秋声忽在林。

遥山不能见,只为晚烟深。

(0)

题徐山人画赠内弟周思恭

复涧兼重岭,云岚处处生。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

(0)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其七

秋塘门掩竹穿沙,为客邻酤未易赊。

闲里壮年惭白日,愁中佳节负黄花。

渔村霭霭缘江暗,农径萧萧入圃斜。

薄俗相轻吾敢怨,鲁人犹自笑东家。

(0)

送石明府之昆山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

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

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

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

(0)

过永定废寺

乱后僧何去,门闲落叶时。

画昏秋蠹老,斋断午禽饥。

罢说传心法,犹看赐额碑。

不知兴坏理,来此岂无悲。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