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斗鸿门似雪飞,老臣骸骨竟东归。
龙文已识随真主,剑舞何须动杀机。
成败当年浑大梦,江山终古对斜辉。
休嗟荒墓多樵牧,曾见人耕汉帝畿。
玉斗鸿门似雪飞,老臣骸骨竟东归。
龙文已识随真主,剑舞何须动杀机。
成败当年浑大梦,江山终古对斜辉。
休嗟荒墓多樵牧,曾见人耕汉帝畿。
这首诗《范增墓》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对范增这一历史人物的墓地进行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及历史变迁的独特见解。
首联“玉斗鸿门似雪飞,老臣骸骨竟东归”,以“玉斗”和“雪飞”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范增在鸿门宴上的智谋与决断,以及最终身死的凄凉结局。其中,“玉斗”象征着范增的智慧与地位,“雪飞”则暗示了他生命的消逝,如同雪花般飘零。而“老臣骸骨竟东归”则点明了范增最终的归宿,表达了对其命运的惋惜之情。
颔联“龙文已识随真主,剑舞何须动杀机”,通过“龙文”与“剑舞”的意象,赞美了范增对项羽(真主)的忠诚与辅佐,同时也暗示了范增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与策略。这里的“龙文”可能暗指范增的智慧或身份象征,而“剑舞”则代表了他在权力斗争中的表现。此联强调了范增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及其对权力游戏的理解。
颈联“成败当年浑大梦,江山终古对斜辉”,将历史的成败看作一场虚幻的大梦,表达了对历史循环往复、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江山终古对斜辉”这一景象,诗人似乎在暗示历史的终结与永恒,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时间的流逝使得一切变得模糊而遥远。
尾联“休嗟荒墓多樵牧,曾见人耕汉帝畿”,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历史人物的命运,提醒人们不应过于哀叹历史人物的寂寞与遗忘,而是应该看到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这里“汉帝畿”可能指的是汉朝的疆域,诗人通过这一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文化延续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增墓地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驾车出南郭。仆马意悽悽。
黄满草千叠,青留菜一畦。
战寒鸦作阵,问岁日沉西。
万命悬真宰,何因异笑啼。
闲闲数弓壤,莽莽大原间。
此地君其宅,他年我亦还。
泪泉通瘴海,心迹向云山。
仙尉居邻近,相逢倘解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