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成行市井连,日中云集自年年。
刀锥有利图衣食,贸易无人索税钱。
渔鼓画桥杨柳外,酒旗茅店杏花前。
陶家义塾相闻近,教子何须孟母传。
村落成行市井连,日中云集自年年。
刀锥有利图衣食,贸易无人索税钱。
渔鼓画桥杨柳外,酒旗茅店杏花前。
陶家义塾相闻近,教子何须孟母传。
这首《陶庄》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开篇“村落成行市井连,日中云集自年年”展现了一个繁荣的乡村景象,市集与村落相连,人们在日中时分聚集于此,年复一年,热闹非凡。接着,“刀锥有利图衣食,贸易无人索税钱”两句,通过刀锥等工具的使用,形象地展现了村民通过贸易获取生活所需,而无需担心额外的税收负担,体现了古代乡村经济的自给自足和相对自由。
“渔鼓画桥杨柳外,酒旗茅店杏花前”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渔鼓声在画桥杨柳之外回荡,酒旗在茅店杏花之前招展,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透露出村民们闲适的生活态度。最后,“陶家义塾相闻近,教子何须孟母传”则点明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偏远的陶庄,也有义塾供孩子们学习,无需像孟母三迁那样寻找优质教育资源,体现了古代乡村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普及。
整体而言,《陶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乡村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古代乡村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中山花下举离樽,缟发萧萧重黯魂。
假节共辞金马闼,满更先入玉关门。
弥年锦帐残香燎,几夕兰陔撷露痕。
早伏青规奏边事,五芝泥熟待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