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英晔晔出岩峦,光照西京柱后冠。
商谷露华曾共采,铜池春色更堪看。
家同江芷连天碧,心似园葵向日丹。
幸值圣朝应荐瑞,他年移植上金銮。
九英晔晔出岩峦,光照西京柱后冠。
商谷露华曾共采,铜池春色更堪看。
家同江芷连天碧,心似园葵向日丹。
幸值圣朝应荐瑞,他年移植上金銮。
此诗描绘了一幅芝草繁茂、光彩照人的景象,以“九英晔晔出岩峦”开篇,生动展现了芝草从山岩中生长而出的壮丽之景。接着,“光照西京柱后冠”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芝草的光辉比作照亮西京城柱后的冠冕,形象地表达了芝草的非凡之光。
“商谷露华曾共采,铜池春色更堪看”两句,通过回忆与想象,描绘了芝草在商谷露水中被采摘的情景,以及在铜池边欣赏春色的美好画面,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家同江芷连天碧,心似园葵向日丹”则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芝草与江边的芷草、园中的葵花进行比较,前者以碧绿的江芷象征芝草的生长环境,后者以向日葵的红色花瓣象征其内心对光明的追求,表现了芝草既适应自然环境又向往光明的特质。
最后,“幸值圣朝应荐瑞,他年移植上金銮”表达了诗人对芝草在圣明时代得到推荐和重视的庆幸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将其移植到更高殿堂(金銮殿)的期待,寓意着芝草的美德和价值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得以展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芝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美德、光明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秋光如此,摧落堪嗟,菊颖正新黄。
对远山如画,残霞似缕,淡淡烟光。
怪得数声喜鹊,好语绕山墙。
报道黄华使,载酒登冈。
回望碧云深处,凛绣衣霄汉,玉斧光芒。
况幕中二客,辣手试风霜。
看醉蘸龙蛇键笔,借时人、脍炙齿牙香。
侬才薄,如何七步,急就成章。
细草黏冰,疏林补雪,衰翁未觉春暖。
曝背低檐,燎衣破灶,谁识舞台歌馆。乐事如今懒。
谢邻伴、东招西唤。何消看试华灯,月光今夕圆满。
念昔繁华帝里,侍凤辇夜游,棚晓人散。
迓鼓方催,韵箫正美,忽被西风吹断。
簌簌梅花落,忍听得、一声羌管。
怀古伤情,泪痕湿,春衫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