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却兰舟弋水滨,乱云堆里访山门。
年深古柏多仍在,春后残梅半不存。
燕尾溪流斜断岸,羊肠路绕曲通村。
徘徊更爱群峰好,一洗平生两目昏。
系却兰舟弋水滨,乱云堆里访山门。
年深古柏多仍在,春后残梅半不存。
燕尾溪流斜断岸,羊肠路绕曲通村。
徘徊更爱群峰好,一洗平生两目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同李少卿游龟峰寺次其韵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少卿一同游览龟峰寺的情景。首句“系却兰舟弋水滨”,写他们乘舟而来,将小船系在水边,弋水之滨,显示出环境的宁静和山水之美。接下来,“乱云堆里访山门”则描绘了他们穿过缭乱的云雾,寻找山寺的过程,富有神秘和寻幽的意境。
“年深古柏多仍在,春后残梅半不存”两句,通过描写古柏历经岁月依然挺立,而春天的梅花只剩一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也寓含着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以物寓意,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燕尾溪流斜断岸,羊肠路绕曲通村”进一步描绘了龟峰寺周边的地形,溪流蜿蜒,山路曲折,展现了山间道路的险峻与幽深,同时也暗含着探索未知的乐趣。
最后,“徘徊更爱群峰好,一洗平生两目昏”表达了诗人对群峰的喜爱,认为这里的美景能洗涤他一生的疲惫和困惑,显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心灵的净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龟峰寺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自然景观,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
自古称稀,须信道、人生七十。
当七月、庆生佳节,更逢七夕。
丹鼎麻姑多两转,蟠桃王母无双实。
更竹林、作者茂芝兰,俱无敌。持觞劝,辰拱北。
阴功在,头俱黑。况轲亲教子,同声战国。
九万鹏程当不二,八千椿寿看逾一。
愿从今、屈指再从头,山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