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大儒寮小阁》
《题大儒寮小阁》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青鞋踏尽剑铓山,借枕僧房落照间。

高屋凭虚听泉语,岭云应似我身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áoxiǎo
sòng / xùn

qīngxiéjìnjiànmángshānjièzhěnsēngfángluòzhàojiān

gāopíngtīngquánlǐngyúnyìngshēnxián

注释
青鞋:青色的布鞋。
剑铓山:形容山势险峻如剑锋。
僧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落照:夕阳。
凭虚:依靠着虚空,此处指高处。
泉语:泉水的声音。
岭云:山岭上的云。
身闲:身心悠闲。
翻译
穿着青色布鞋走遍了剑铓山,借宿僧舍在夕阳余晖中歇息。
倚靠高高的屋檐倾听泉水低语,山岭上的云彩应该也像我一样悠闲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题大儒寮小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心境自在的情怀。

"青鞋踏尽剑铓山"一句,以动作开始,设定了一种探幽访胜的意境。青鞋可能是僧侣或道士之类人物的足上装备,而剑铓山则是一处险峻、神秘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向往。

"借枕僧房落照间"此句,诗人通过“借枕”二字,传递出一种临时栖息之感。僧房即佛教寺庙中的居所,而“落照间”则是指日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的景象。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僧房中静坐、观照的心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

"高屋凭虚听泉语"一句,以“高屋”、“凭虚”开篇,营造了一种超脱俗世的氛围。诗人通过“听泉语”,传达了对自然声音的享受和对内在宁静的追求。

最后,“岭云应似我身闲”一句,则是将自然之美与个人之心境紧密结合,表明诗人的精神世界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的自在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川、僧房和自然声音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遣怀

长松埋涧底,郁郁未出原。

孤云飞陇首,高洁不可攀。

古道贵拙直,时事不足言。

莫饮盗泉水,无为天下先。

智者与愚者,尽归北邙山。

唯有东流水,年光不暂闲。

(0)

山中寄友人

乱云堆里结茅庐,已共红尘迹渐疏。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0)

答鄱阳客药名诗

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

(0)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其四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0)

七言·其一○二

五岳滩头景象新,仁人方达杳冥身。

天纲运转三元净,地脉通来万物生。

自晓谷神通此道,谁将理性欲修真。

明明说向中黄路,霹雳声中自得神。

(0)

荅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

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