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寓九首·其六》
《感寓九首·其六》全文
元 / 滕斌   形式: 古风

步出涌金门,所见土花碧。

徘徊衣上月,感此美人夕。

美人胡不归,月落江水白。

寒潮已复去,海马晓无迹。

万弩射鲸鱼,骇浪接天赤。

空闻鲁仲连,孤感横八极。

哀哀精卫石,填海竟何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步出涌金门,所见土花碧”描绘了诗人走出涌金门后,所见到的景色,以“土花碧”三字,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又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接下来,“徘徊衣上月,感此美人夕”,诗人独自在月光下徘徊,月光洒在衣裳上,不禁让人联想到“美人夕”,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美人胡不归,月落江水白”,诗人发出疑问,为何美好的事物不能长久停留?随着月亮的落下,江水变得一片洁白,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接着,“寒潮已复去,海马晓无迹”,寒潮退去,海马的踪迹也消失在清晨的宁静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万弩射鲸鱼,骇浪接天赤”,这句描绘了壮烈的场景,万箭齐发,鲸鱼挣扎,波涛汹涌,直至天际都染上了红色,象征着力量与斗争,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残酷的无奈与抗争。

“空闻鲁仲连,孤感横八极”,诗人引用鲁仲连的故事,表达了自己虽有抱负却难以实现的孤独与感慨,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自己一人在思考与挣扎。

最后,“哀哀精卫石,填海竟何益”,精卫填海的故事被引用,精卫鸟虽然坚持不懈地用石头填海,但最终却无济于事。这不仅是对个人努力与命运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局限之间冲突的隐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滕斌

滕斌
朝代:元   字:玉霄   籍贯:黄冈(今属湖北省)   生辰:1308—1323

滕斌(1308—1323),一作滕宾,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省)人。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 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
猜你喜欢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

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

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

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

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0)

春从天上来

肥马轻衫。富贵里功名,心醉如酣。

枕中春梦,谁信鹏程,摩天巨翼图南。

被目前虚幻,空撄扰、枷锁擎担。更何堪。

向蝇头蜗角,苦苦贪婪。

他日眼开方省,便声利场中,税驾停骖。

着鞭方外,打破疑团,冷笑暮四朝三。

现本来一点,凝然在、秋月寒潭。个中参。

听金童谣唱,玉女玄谈。

(0)

临江仙

举世纷纷争富贵,道人独占清贫。

清贫柔弱得安身。心闲无事过,随分乐天真。

一点浩然如古镜,圆明不受微尘。

护持功满自通神。超陵三界外,游赏四时春。

(0)

诉衷情.初夏偶成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初睡起,晓莺啼。

倦弹棋。芭蕉初绽,徙倚湖山,綵笔题诗。

(0)

木兰花·其一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

人生行乐须闻早。休惜一尊花下倒。

无情岁月不相饶,转首吴霜纷莫埽。

佳时苦恨欢悰少。镜里衰颜难再好。

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

(0)

菩萨蛮.中秋雨

素娥会把诗人调。衰颜不值圆蟾照。特地变云阴。

江城三日霖。今宵佳节过。天上冰轮破。

才却放余辉。要看清兴远。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